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推动公车改革应破除几大思想误区

2014年07月25日 13:0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地方在推进公车改革的过程中,除了因地制宜制定改革具体方案之外,更要帮助干部树立正确的公务用车观念,破除思想误区,为改革扫清思想壁垒。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要告诉干部,哪些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利益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哪些“合理需求”是可以为了改革大局作出部分牺牲的。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标志着公车改革全面推进。公车改革呼吁多年,如今终于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意见》和《方案》明确,取消副部级以下一般公务用车,实行公务交通补贴制度,全国公车改革2016年底全面完成,改革步子之大、要求之具体明确,让我们对改革成功充满了信心。

  据《南方日报》报道,中央关于公车改革的文件印发后,广州市的公务员普遍表示欢迎改革,上至局级下至科员,大部分干部乐于接受“以补代车”的改革方案。不过,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比如:内勤外勤是否应当区别补贴标准,中心区和远郊县的补贴方式应该有所不同,不同岗位职责领导干部一般性公务用车是否应当一刀切,能否借鉴企业做法实行“实报实销”……笔者认为,在中央改革方案的大框架下,具体问题可以具体讨论,既推进廉洁又确保效率。但地方的“发挥”也不可太多太滥,否则改革就失去了严肃性,变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多年来,公车改革之所以难以推进,除了既得利益难以撼动之外,也由于各地各部门的需求不一而足难以全部保障。应该看到,世上没有一种改革方案是完美无缺的,改革要确保的是方向正确,必须符合长远的、根本的、绝大部分人的利益。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牺牲部分利益,也包括小部分“有点合理”的却又不是“十分紧要”的利益。

  地方在推进公车改革的过程中,除了因地制宜制定改革具体方案之外,更要帮助干部树立正确的公务用车观念,破除思想误区,为改革扫清思想壁垒。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要告诉干部,哪些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利益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哪些“合理需求”是可以为了改革大局作出部分牺牲的。

  首先应当破除“公务出行必须公车保障”的观念。此次公车改革的原则就是公务交通实行社会化保障,办公事可以选择坐公交地铁或打的。广州市经济发达,过去公务用车保障充分,许多公务员出门办事都是公车进出,长此以往养成了一种观念,即认为办理公务就应该有公车保障,否则就会“影响效率”、“耽误事”。实际上,没有公务用车会耽误多少事呢?广州市内交通越来越堵,中心区内开车往往没有地铁快,凡事“公车进出”无非是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作祟,不愿意挤公交地铁,也懒得多走几步路罢了。

  其次,应当破除“保障不到位就办不好事”的观念。有人担心取消公务用车之后,出行没那么方便了,该跑调研、走基层的能不去就不去,会影响工作开展。说实话,工作开展得怎么样关键看心,不看硬件保障。现在多少干部下基层调研车去车来,到了地方无非是看展板、点沙盘、听汇报,如此“走过场”,工作效果如何自己心里知道。当年广东省委书记林若下乡调研,警卫、秘书、报社记者挤在一辆面包车上,据当年随行记者回忆,林若每次短则一周,长则十天半月,除了第一天听汇报,接下来全是跑田间地头。有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心,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没有那颗“心”,硬件条件保障再充分,也办不好事、办不成事。

  再次应当破除“车补是给个人的补贴”的观念。此次车改根据级别发放“公务交通补贴”,钱发到个人口袋里,最担心被当成个人补贴而非“公务补贴”,在拿了补贴之后不办事,或者另外寻求实物保障。应当明确,公务交通补贴是“补公务”,而非“补个人”,是“补必需”,而非“补充分”。既然领取了车补,就应当“拿钱办事”,该干的事不少干,该克服的困难尽量克服,也应该杜绝通过租车、大规模的集中供给等变相方式提供实物保障。

  公车改革不仅是制度层面的改革,更是观念上的改革。在习惯了普遍的公务用车实物保障之后,广大干部能否以改革为契机“排毒出汗”,破除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的观念,树立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思想,或许是公车改革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

【编辑:吕思言】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