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自动驾驶汽车打得不亦乐乎

2014年11月06日 09:0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在黄金周后大片“荒芜”的承接期,历来都是科幻电影来救场10月底到11月初的大屏幕。无论是因为翻译被吐槽不断的《银河护卫队》,还是因为女神斯佳丽·约翰逊才撑住场面的《超体》,科幻影片里唯一最贴近现实最有可能实现的元素之一,便是自动驾驶。
  最近似乎所有研究相关领域的车企都在引用一个很火的预测报告——iSuppli汽车研究服务研究员兼首席分析师EgilJuliussen预计,在未来的20年里自动驾驶汽车在整个汽车领域所占份额将越来越大。这类汽车的总量将在2035年达到1180万辆。而到2050年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汽车都会变成自动驾驶汽车,到2025年的时候,自动驾驶汽车的起步价将在7000-10000美元之间。
  但似乎根本用不了那么久。最近曝光率更高的有两条新闻:一条是奥迪RS7自动驾驶概念车以专业赛车的速度,成功挑战了DTM德国房车大师赛收官战霍根海姆赛道;另一条是梅赛德斯-奔驰关于未来卡车的一项全新运输技术在德国马格德堡全球首发——卡车将在欧洲的高速公路上实现自主驾驶,卡车司机的角色从此将转化为运输经理,使其在全新的驾驶空间内应用发挥新的专业技能。
  自动驾驶在大幅提升运输效率及道路交通安全性的同时,还进一步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幻照进现实的背后,是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汽车智能化,成为现在及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在瓜分自动驾驶这块市场空间无限广阔蛋糕的路上,各家车企已经摩拳擦掌各出绝招。除了奥迪的自动驾驶概念车和奔驰的自主驾驶卡车之外,最近大出风头的莫过于通用雪佛兰EN-V2.0电动汽车——这辆仅有40公里续航里程的红色小车,稳准狠地击中了上班族们离地铁的“最后一公里”,而且现在已经开始在为“正式上路”大打感情牌“抢头条”——“它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共享,二是自动驾驶。与谷歌最大的区别是,这是一款量产车型。2017年,你会在中国的城市里真实地使用它。”通用汽车全球研发实验室的执行总监Gary信誓旦旦。
  目前来看,自动驾驶车辆上路依旧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比如技术是否已经成熟,配套政策法规缺失,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等,如Gary所说,EN-V2.0真的能在2017年正式量产上路吗?
  “博世在4年前就开始了对自动驾驶的研究,现在我们有两辆车在美国和德国进行路面实验。做演示的时候,边上就是通用这辆2.0小车。”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市场战略副总裁蒋京芳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她在日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承办并首次在中国召开的Global NCAP会议上,作了“通向未来自动驾驶之路”的精彩演讲。
  蒋京芳认为,实现自动驾驶要“分步走”——半自动驾驶、部分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这4个阶段也是目前实现自动驾驶的一个行业共识。
“区别主要在于责任人的认定。”蒋京芳对记者说,“比如半自动和部分自动驾驶阶段,责任人还在驾驶员,你可以发微信或者打电话,一旦系统进行危险提示,车辆依然由驾驶员接管,备份就是驾驶员本身;而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责任人就完全在于系统本身,系统就是备份。”她说,部分自动驾驶近期就能实现,比如堵车时驾驶员放开双手实现自动跟随前车的情景,明年博世就可以在市场中“变现”。而且据蒋京芳介绍,对车辆来说,部分自动驾驶的系统成本并没有增加,“现阶段的车辆已经配备了如ACC、摄像头等设备,所以不用增加额外的传感器技术,只需要进行功能整合,使雷达传感器和摄像头进行数据融合用以实现更高功能就可以,车辆的硬件成本并没有很大增加。但我们要实现高度自动驾驶要等到2020年左右,完全自动驾驶则预计在2025年。”
  还有一条新闻也有点意思,宝马和百度日前正式签署协议,双方将在3年合作期内,在驾驶策略、地图配套、基础设施和相关法律等多方面合作研究高度自动化驾驶技术。
  这条新闻指出了自动驾驶未来的一个趋势,即必须搭载互联网班车。如同真正实操自动驾驶落地的不是车企而是Google一样,汽车、手机、互联网,一边合作一边竞争,未来抢夺这款市场的,绝不仅仅是几大汽车品牌这么简单。
  事实上,大部分汽车厂商在发展汽车智能化的道路上其实挺能拼的,除了行人碰撞缓解系统之外,像自动巡航系统、自动泊车等也已经投入到实际使用当中。但是,与Google那么早就毅然决然拿下牌照一蹴而就不同,传统汽车商更愿意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实现自动驾驶的最终目标。
  量产和上路好实现,科技进步刷新奇迹从来都是一日千里,但除了技术和法律,自动驾驶的背后更关乎人本身。一方面是上路的安全稳妥,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照顾民众的心理接受程度——上百年的手动驾驶,突然释放了双手,消费者心里多少会产生莫名的恐惧,即把人身安全托付给不熟悉事物的不信任,而建立信任,无论是速腾的断轴召回还是什么,与人相关,便从来都不是件易事。(记者刘可)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