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因质量问题 我国制造业年直接损失超1700亿元

2011年09月22日 10:33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个缩影

  “世界级的企业培养世界级的工人,世界级的工人创造世界级的质量。”9月20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的彭谢宜荣获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标兵称号时动情地说。

  当天,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了海尔集团、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油田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2009年至2010年度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标兵称号,授予了杨双进等4人2009年至2010年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标兵称号。

  彭谢宜是一名焊接工人,他参与了三峡电站“心脏”部件转轮的制造工作,一次次攻克焊接质量难关,练就了过硬的技能。“工作23年来,他参与国家重点项目无数,见证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高质量的产品制造离不开企业科学的管理,更离不开中国工人的创新智慧。”彭谢宜如是说。

  其实,彭谢宜及其企业的经历只是中国企业转变质量管理理念,提升国际制造竞争力的一个缩影。

  一场会战

  经济增长质量和产品质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反映。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综合实力靠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的是“质量战”。

  荣获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标兵称号的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教授程虹说,随着竞争的不断升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在区域竞争过程中,既要衡量区域竞争的数量,又要衡量区域竞争的质量。

  不容回避的是, 我国制造业质量直接损失每年超过1700亿元,浪费了大量资源,消耗了大量能源,更严重污染了环境。

  “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产品服务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以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为代表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亦表明我国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支树平如是说。

  这突出说明,我国企业需要一场规模、深度都空前的“质量战”,而且必须取得胜利。

  一个实例

  对于严峻的形势,程虹认为,充分竞争已成为我国质量发展的基本运行机制,“政府的监管、消费者的需求约束,令越来越多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走上了自我质量管理道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秦辰】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