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数字音乐用户4.5亿 转授权模式破解版权混战

2015年11月03日 15:42 来源:中国网 参与互动 

  自从以CD、卡带为主要载体的实体音乐时代因为互联网渠道的冲击而结束后,国内的音乐产业陷入了一段明显的低迷期,近十年来有许多消费者甚至不曾为音乐掏过一分钱,音乐作为内容产品的价值一再贬值的背后,是版权被漠视、从业者难以通过著作权等应有权利获取合理价值回报的行业现实----在2013年国内数字音乐用户高达4.5亿的情况下,当年产业整体收入却不及环球音乐公司一家收入的八分之一。

  但行业的转机同样出现在2013年----在国家政策出台、几大主要在线音乐平台陆续开始重视音乐版权问题后,国内的音乐正版化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开始和版权意识划分清晰、渠道权利明确的国际化版权市场接轨;各家也开始逐步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商业模式。而随着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颁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转授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从政府层面继续推动正版化层面和平台间的转授合作。从时间线上看, 音乐行业俨然正大步走在当年视频行业”独家正版--商业模式探索--版权分销“的道路上。

  然而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是不易的,在线音乐行业在这条道路上也曾遇到不少障碍。好在如今这些都已经被一一克服。

  首先是独家版权的定价难问题。经历了漠视版权的十年,对于接轨国际化的音乐版权价格,不少业外人认为”太高了“。殊不知作为较早布局版权战略的国内平台代表,腾讯已经凭借成熟的会员模式和后台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 形成了一套能让版权方、音乐人和平台各方都信服的版权价值评估体系。这套科学的机制能让国内音乐版权从被贬值的状态尽快回归其应有的正常价值。

  具有前瞻性的布局与合理的版权采买机制,让腾讯手中掌握了丰富的音乐资源,而商业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则为这些资源带来了广阔的增值空间:成熟的商业机制、产品建设、广泛的用户覆盖,以及对国家版权政策的严格执行和专业的维权能力,这些优势都成为了QQ音乐吸引大量国内外唱片公司与其形成长期正规化合作关系的重要筹码。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2014年11月QQ音乐在与华纳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业内首个国际音乐公司与中国大陆地区领先的数字音乐服务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QQ音乐成为华纳在国内互联网平台的版权总代理合作方,将通过包括版权交易流转在内的方式帮助华纳更好挖掘艺人和音乐内容的价值。而2015年11月,QQ音乐与杰威尔继续达成国内网络音乐独家版权战略合作,杰威尔再度授权将旗下包括周杰伦在内的歌手歌曲及MV作品的推广、管理、分销等业务,交由QQ音乐独家代理。在这些合作中,QQ音乐自身也通过版权采买的方式成为连接唱片公司、艺人、音乐从业者和用户的渠道。

  自身的发展只是基础,促进整个行业内版权的良性循坏和共同发展,才是一个负责任的行业领先者应有的态度。腾讯对手中1500万版权曲库进行科学管理,通过用户视听下载量等行为数据合理评估转授价值,并通过开放化的合作机制,为独家合作伙伴开拓版权规范化的优质传播渠道。在2015年10月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达成了国内首例版权转授权合作,受到了广大用户及国家版权局的好评,也给在线音乐行业带来了进一步的模式破局。

  转授权模式被主要平台接受和认可,一方面保护和尊重了正版权益,另一方面通过多方合作分销,共同承担版权费用的同时对优质音乐资源进行合理分发和配置。困扰一些平台的内容问题得以迎刃而解,各家可以靠自身的产品优势来进行良性和差异化竞争,音乐产业的分工也在数字时代得到优化与升级,最终实现音乐版权内容效益的最大化,推动整个行业的正向健康发展。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