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扩大“简易注销”试点 为新兴经济腾出空间

2016年02月23日 13:40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导读】国家工商总局今年将继续扩大“简易注销”试点,让“僵尸企业”有序退出。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本期观点:为 “僵尸企业”退出“开绿灯”,就是为新兴经济发展腾空间。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去产能”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一,而且被排在首位。清理处置“僵尸企业”被看作“去产能”的“牛鼻子”。而企业退出市场又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债权债务和税务等各个方面。对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昨天表示,今年将继续扩大推广“简易注销”试点,促使“僵尸企业”有序退出。

  为了进一步完善企业退出市场的机制,国家工商总局对退出企业试行了“简易注销”的改革,去年年初选择了上海的浦东新区、江苏盐城、浙江宁波、深圳等地方,对有些未开业的企业、无债权债务的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进行试点,大幅度简化企业注销程序。今年还要继续扩大试点,推广“简易注销”,使企业尽快办好注销手续。

  僵尸企业占用资源却又低效运转,没有盈利能力,更谈不上竞争力。相当一部分僵尸企业之所以成为僵尸企业,是因为过去低端产能的无序扩大,由此成为经济转型升级路上的阻碍。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认为,有针对性的“简易注销”,简化了企业退出市场时需要经过的繁杂手续和关卡,非常必要。

  石磊:过去我们说企业进入难,事实上由于注册制的实施,现在进入已经不太难了,但是进来以后退出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一些企业已经和银行及企业之间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所以即便已经没有业务了,它也不愿意完全退出。事实上这些企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都已经造成了负担。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简易的措施,让这些企业退出市场。

  上市公司中也不乏“僵尸企业”。数据显示,沪深两市有近300家“僵尸企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这些“僵尸”上市公司中,包括近200家以钢铁、有色、造纸、纺织、船舶、石化、机械、水泥、煤炭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公司。而央企又被看作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主战场。在石磊看来,“简易注销”程序在一些有条件的央企也可以推广。

  石磊:在几个大的部门中,从产能规模来说,至少有60%的产能规模能退出。如果这60%都能采用简易的措施,我们就需要分析其中的可行性。

  关于这一话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经济之声:简易注销制度的推行为企业退出市场提供了便利。2015年,我国注销企业78.85万户,比前一年增长55.86%。其中,产能过剩行业企业8243户,比前一年增长67%,促进了企业优胜劣汰、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我们知道,商事制度改革之后,企业登记注册容易,但注销程序由于牵涉部门多、程序依然比较复杂。从这个角度,您怎么来评价“简易注销”?

  刘瑞:简易注销解决了企业的进出问题,从而使得资本配置能够在市场中较为顺利的流动起来,从而进行优化重组,但是它还有两点需要改进。第一,现在很多僵尸企业都是老企业,它们的关系非常错综复杂,而简易注销只适用于债权比较清晰的年轻企业。第二,关于产能过剩的问题,很多企业还存在幻想,它们认为它们还没有到最后要死亡的地步。这种企业可能不太愿意采用这种方式,所以这一制度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经济之声:为“僵尸企业”退出“开绿灯”,为新兴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可能?

  刘瑞:这当然是有利的,因为僵尸企业不是死亡了就消失了,它还是会占用一定资源,所以它会对拉经济增长起到明显的反作用。因此我们要去掉经济发展中的包袱,让经济轻装前进。

  经济之声:不久前,国资委主任张毅指出,处置“僵尸企业”是化解过剩产能、推进结构性改草的重要举措,也是当下背景绕不过的坎,是必须做的手术。除了解决僵尸企业的注销问题之外,目前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兼并主体对僵尸企业实施并购重组的动力明显不足;僵尸企业反并购阻力较大,等等,需要拿出什么样的应对办法?

  刘瑞:首先,僵尸企业不能再抱有幻想。其次,由于地方政府的保护或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很多企业当初是由政府千辛万苦扶持起来的,所以它们的破产和死亡可能会对政府的形象工程或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的评价,所以地方政府在解决僵尸企业的问题上可能确实会不太情愿。第三,对于和银行及其他债权人的关系,僵尸企业需要进行细节上的处理。

  例如我们在90年代处理过一批老的国企,那个时候没有简易注销法,但是我们通过四大资产公司的运作,解决了一批类似这样的僵尸企业。我们可以借鉴相关的经验。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