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栖霞苹果无人问 果农拉到湖北赔钱卖

2016年03月28日 14:46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 

27日在烟台栖霞市,一位种植户展示他从冷库里取出来的苹果。管成色不错,但因为产量过剩,即便苹果降至“冰点”价,在当地仍普遍滞销。本报记者 王颖颖 摄

  27日在烟台栖霞市,一位种植户展示他从冷库里取出来的苹果。管成色不错,但因为产量过剩,即便苹果降至“冰点”价,在当地仍普遍滞销。本报记者 王颖颖 摄

  3月下旬,栖霞乡村的山路上,道路两边都是苹果树,春风已吹出了新芽,新一批的苹果正在孕育,而果农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去年收的果子都还没卖出去呢!

  记者了解到,由于今年苹果供过于求,价格降至“冰点”,不少果农都在赔本销售,但即便是这样,一多半的苹果还在冷库中堆着卖不出去。再过两个月,等早熟品种的苹果上市,当垃圾扔掉可能便是那些苹果的归宿。

  齐鲁晚报记者 王颖颖

  开20小时车到湖北 赔钱卖苹果

  记者见到慕广禄时,他正在栖霞市苏家店镇的一处冷库打零工,给好歹把苹果卖出去的一家果农挑选、包装苹果。看见一车车苹果从冷库运出,慕广禄非常羡慕,因为他也种了八亩果树,其中六亩地还是以每年五千元的价格租的,但到现在还没卖完。“从2014年开始种苹果,之前在镇上一家食品加工厂打工,一个月收入不到五千元。前几年看到苹果行情不错,就辞了工回来专职种苹果,结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行情就不好,一直在赔钱。”

  在栖霞有个说法,种苹果的以妇女和60岁以上的男同志为主。慕广禄今年39岁,算是比较年轻的了。看到去年收的两万多斤苹果放在冷库里没人来收,他坐不住了,便在朋友介绍下,花七千余元租了一辆车,行驶二十多小时,拉着两万斤苹果去了湖北孝感的南大水果批发市场。“租别人的摊位,得给人家付苹果总价格5%的提成。”

  作为一个山东大汉,慕广禄到了湖北很不适应。住得差一些他可以接受,批发市场搭建的棚子里有张床,可以免费住,能省下不少钱,但是饮食就不行了。“顿顿都是辣的,吃一两次没事,吃一个星期真受不了,但是去外边小摊买也都是辣的。”在孝感待了一周多,每斤苹果以平均一块八的批发价销售,还剩两千多斤。

  “我看着也卖不动,就回来了。到现在钱还没拿到手,得等苹果都卖完,人家那边扣了该扣的钱才给我。”慕广禄说,其实细算下来,这次跑去孝感卖苹果是赔钱的,但如果在家等,或许一点都卖不出去,赔得更多。

  打理果树花了两三万 一分钱都没收回来

  从慕广禄打工的冷库出来,驱车南下,在栖霞市西城镇南沙沟村,记者见到了26岁的谢翠华,还有一个月她就要当妈妈了,已经定好在栖霞市人民医院生产。对宝宝的到来,她充满了期待,但是期待的同时,又为即将面临的大笔住院费和“奶粉钱”发愁。“去年产的两万多斤苹果一个还没卖出去,这是全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了。”谢翠华告诉记者,平时她跟公婆三人打理苹果树,而老公在附近的葡萄地打工,一个月工资不到两千元钱,除去一家人的开销,也剩不了多少钱,而去年光为苹果树投入就花了两三万。

  在进入谢翠华的房间后,记者发现这个不大的房间里铺着水泥地面,墙也没有粉刷过,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个衣橱、一张火炕还有一个破旧的沙发已经几乎将房间占满,而衣橱还是郑香玲结婚时留下来的老物件。小院还算干净,一只狗、几只散养的鸡,典型的农家小院,谢翠华一家就生活在这里。

  “公婆待我特别好,自从我怀孕开始,他们什么活都不让我干了。可是现在苹果卖不出去,他们也犯愁,现在只能等等看。希望孩子出生后,能让他们高兴高兴。”谢翠华告诉记者。

  “翠华什么都舍不得买,前几天去给即将出生的孩子买东西,奶粉加上小衣服花了五百多元,回来跟我说‘花了这么多钱,真心疼’,我听了心里真不是滋味。”谢翠华的朋友韩晓燕说道。

  剪果枝摔骨折 住院费都是借的

  在栖霞市松山镇的一处冷库中,存放着附近近千户果农的苹果,一箱箱苹果堆满了几十个冷库,足有三人高,场面相当壮观。而每斤苹果的存放费是0.2元,存越多费用便越高。

  在冷库,记者遇到了果农崔忠仁。“我家种了四亩苹果,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了,今年是最难的一年。”63岁的果农崔忠仁跟记者诉苦。“舍不得雇人,人工费太高了,套袋工人一天费用就二百四十元,还得管饭。”崔忠仁说,就在所有活都老两口干的情况下,不算上人工,一斤苹果的成本价都要一元左右。去年行情好一些的时候,崔忠仁每亩苹果挣了三千多元,而今年,四亩地的一万多斤苹果还在冷库里放着,一点都没卖出去。“收的价格太低了,有的七毛、八毛还不够成本价,舍不得卖,想再等等看,可是卖不出去又犯愁。”崔忠仁无奈地说。

  苏家店镇吴家村的吴法爱比崔忠仁还犯愁。吴法爱今年64岁,和38岁的儿子吴少龙都是靠种苹果为生。“一个多月前,我儿子爬梯子给果树剪枝,不小心摔下来,大腿骨折,这两天刚出院,住院花了三万五千多元,都是亲朋好友你一千我一千凑的。”吴法爱告诉记者,他们两家一共种了三亩苹果,到现在一个都还没卖,而且2014年卖苹果的钱还没有收回来。

  早熟果快上市了 冷藏果更卖不动了

  苏家店镇一共有51个村,却建有56个冷库,都是个体户,其中不乏资金不足向银行贷款的情况。果农将苹果存在冷库里,冷库代为销售,销售的钱扣除冷库使用费后再给到果农手中。而近两年有些冷库因资金链断裂,致使果农的钱也迟迟还不上。“愁啊!”吴法爱告诉记者,只要是苹果没卖出去的果农,都在愁,有些甚至都愁出了病。

  苏家店镇老潘头果蔬合作社的社长潘志龙说,早些年,陕西那边虽然也种苹果,但是冷库少,苹果放不住,价格也相对便宜,客商一般先去那边收苹果再来烟台。但是如今那边也有冷库,苹果有库存,就对烟台苹果销售产生了冲击。这在2014年下半年就有所体现了,但是没有去年和今年这么明显。“再过两个月,早熟品种的苹果下来了,冷库里的苹果就更卖不动了,只能扔。”就在记者采访时,一辆农用三轮车来到冷库收“烂果”,六百多斤有轻微腐烂的苹果,五十元钱就收走了。“总比全烂了强。”果农无奈地说。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