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网络大国策:中国经济借网升级 释放社会潜在生产力

2016年04月05日 09:38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 

  令人振奋的是,最新出台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专辟一章《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为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布下大棋局,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随着网络强国战略和数字中国、国家大数据等一系列“国字号”网络工程的部署和实施,网络经济的顶层设计已经逐渐成形。在实践层面,智能制造、分享经济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发展,其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充分结合,高效释放了社会的巨大潜在生产力。

  互联网的创新,已从促进消费升级逐步扩展为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助推器。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究竟能产生多大的推动力?中国经济能否借助网络顺利实现2.0版的升级?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半月谈记者深入互联网世界,追寻、感受中国经济借网升级的正能量。

  无网不胜:中国经济拥抱新生产力

  被互联网改变的中国

  没有人会怀疑,世界以及中国都在被互联网急剧改变。这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每个人都能从生活中感受到的现实。

  根据腾讯微信最新发布的2016版《微信数据化报告》显示,目前微信月活跃用户已经接近7亿人次,半数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作为新闻客户端的新贵,“今日头条”最新数据也显示,2015年11月其累计用户超过3亿人,活跃用户超过3000万,用户的人均使用时长达每天53分钟。

  除了看之外,“听”也在占用我们更多的时间。半月谈记者从互联网电台“喜马拉雅FM”了解到,其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间达到103分钟。很多“有车一族”告诉记者,在开车的时候,听广播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习惯,比听歌更有营养。

  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2015年,1.1亿网民通过互联网实现在线教育,1.52亿网民使用网络医疗,9664万人使用网络预约出租车,网络预约专车人数达2165万。互联网的普惠、便捷、共享特性,已经渗透到公共服务领域,也为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效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

  互联网的改变不止于生活,在商业领域体现更甚。最近,经常有一些投资人告诉半月谈记者,他们看到了一些非常神奇的应用,正在悄然改变商业生态。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性企业,点融网联合创始人郭宇航告诉记者,他最近发现了一些新的互联网金融应用,哪怕用户买一斤水果这样的小额交易,都可以实现在线、实时的分期付款。这种技术驱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正在将“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紧密结合起来。虽然这些企业很小,但是它们就是未来。

  中国经济主动拥抱互联网谋升级

  3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该公司2016财年电商交易额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以“互联网+”零售为主体,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商生态,不仅带来了数以万亿元计的成交额,更带来了数以千万计的创业就业机会。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吴坤说:“有那么多人在买卖、带动那么多人就业以及创造如此大的商业规模,互联网就是一个新的经济体。”

  吴坤认为,当把互联网看成一种“新经济体”时,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那么网络拓展经济空间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以前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经济发展多靠人口红利,未来要讲究数据红利。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都是互联网经济的有效配置,这就是一种生产力,实质是效率的释放。”

  政府主导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一年来,不少传统企业主动拥抱互联网,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互联网+”落地路径,在企业中植入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基因。例如四川一家民营企业,借助微信连接起养殖户、水产经销商、专业技术员,建立在线业务,传统的水产饲料生产因此有了互联网玩法。

  “互联网+”与各个产业的深度融合,将会形成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腾讯研究院秘书长司晓认为,这一产业体系不是单纯的互联网行业,而是传统行业完成“互联网+”转型之后,形成的升级版智能联网产业集群。科技领域专家勾勒出这样一幅“智能制造”的场景:人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零散下单,系统高效配置,厂商批量生产却又实现高度定制,人人获得不同特征的产品,制造业附加值提升、供给效率明显提升……

  海尔把冰箱做成美食生态圈,传统家电转身为“网络神器”;华为在帮助酿酒企业在酿造、蒸料、发酵等过程中实现网络调配,保证质量的同时,提升了40%的产能;三一重工让工程机械设备联网,让机器上的数据产生价值;红领制衣用大数据实现批量定制……中国企业正开始主动转型,探索适合自己市场需求和制造业特征的“工业4.0”。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不是简单的“互联网+”,而是将互联网应用延伸至产业链的各环节,真正从供给侧提质增效,将工业与互联网两者融合创新。多位业内专家认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中国工业经济“弯道超车”的最佳路径。

  分享经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一大突破口

  如今,方寸大小的手机屏幕上已经不仅仅提供沟通、娱乐功能,更带来了“分享经济”。这个在O2O模式下延伸出的新业态,正成为一种新经济潮流。

  对内蒙古赤峰的李女士一家而言,2016年的春节格外特别,她与家人在离家数百公里外的北京“新家”里迎来猴年。因为要在北京参加长达一个月的培训,李女士通过手机应用“小猪短租”租下一套闲置楼房,38天的短租租期让她和家人获得了宾馆、长租房屋之外的温馨、喜庆。

  除了“小猪短租”,市场上也不乏其他的分享经济创新模式:“滴滴出行”既提升出租车招车效率,也让闲散社会车辆对接用车需求;数字政通的“通通停车”连接停车场车位与车主,实现精准闲时停车;“回家吃饭”让私家厨房菜肴吸引白领订餐,实现家厨共享……

  最新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万亿元,分享经济提供服务者约5000万,保守估计参与分享经济的活动总人数超5亿。

  基于相关研究和专家预计,未来5年我国分享经济增长年均速度将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或将占中国GDP的10%以上。中国在分享经济领域正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围绕分享经济业态的颠覆性创新也逐步领先国际。

  “我国分享经济模式下涌现了大批创新创业企业,席卷10大主流行业,超过32个子领域,颠覆了原有的商业形态。”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张孝荣说,2014年到2015年我国分享经济企业出现井喷式爆发,新增分享经济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倍,出现了16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分享经济“独角兽”企业。

  在业内看来,移动互联网让分享经济这种模式在中国遍地开花成为可能,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也是当前中国社会给予分享经济平台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可以说,分享经济正在中国步入行业规范自律的关键时期。“对于这类新事物,比如P2P租车,由于法律保护尚不完善,交通事故、丢车等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完备,加上目前国内的市场基础和公众认知还较为薄弱,这种模式还有很大空间未开发出来。”PP租车CEO张丙军说道。

  “目前来看,分享经济更多地还是集中在大众消费和服务领域,但未来最大的亮点可能会出现在生产领域。生产能力的分享将对未来经济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说,行业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包容性政策创新,另一方面更需要行业的自律。

  “资源越分享,效率越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分享经济不是简单的分配,而是在生产与分配统一的前提下提高劳动者能力。互联网的出现降低了就业和创新的门槛,使得分享经济领域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同时,我们也需要在传统机制、规则等方面做出一些调整和突破,以适应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   

香河县机器人产业港的工作人员在演示北京汇天威科技有限公司的3D打印机 李晓果摄

  融合之路,几多挑战

  “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这并非科幻,而是“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目标。纲要的第六篇《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提出,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

  当前,优势互联网企业紧盯传统产业改造,不断进入传统产业领域,O2O方兴未艾,一些互联网创新不断颠覆传统产业模式。一些新的网络企业诞生了,一些传统企业倒下了,但也有一些复合型企业在成长。冲突、磨合的表象之下,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在加速,“融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独一无二的比较优势

  中国发展互联网产业兼具美国和印度双重优势。专家认为,近7亿网民是中国发展互联网产业的宝贵财富。在信息产业领域,著名的“梅特卡夫定律”表明: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也即,决定互联网产业规模的最大因素是用户数量,网民数量的多少将导致产业规模的巨大差异。

  美国虽然互联网技术领先全球,但网民数量只有2.8亿,缺乏足够大的国内市场。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虽然人口众多,但暂时还没有转化为网民数量的优势,印度网民只有2.38亿。放眼世界,在互联网产业领域,中国拥有独一无二的市场和技术双重比较优势。

  “互联网正在加速改变传统产业,产业发展表现出比过去更大程度的融合,新的服务和产品不断涌现。”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微信、小米等产品就展现了这种势头。凭借产业创新、商业创新、技术创新,中国能够赢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未来。

  融合四部曲:冲击-倒逼-融合-创新

  今天,传统行业正在以裂变的速度接受着新一轮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互联网的价值不仅是产生自有的新内容,而且还对已有行业的潜力再次挖掘,在融合发展中,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提升传统行业。

  变革的最大障碍是观念的转变。对于一个拥有“百年老字号”盛誉的药铺来说,胡庆余堂转变观念较早。做了几年电商,杭州胡庆余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廖立新发现,野山参、鹿茸等高档保健品在网上卖得并不好,但自从即食阿胶在网上热销后,他悟出了门道,“高端路线在网上走不通,大家更喜欢方便实惠的产品”。

  对于传统行业而言,互联网既是冲击,也是倒逼。如今,电商平台已成为胡庆余堂转型的倒逼窗口。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公司研发了十几种适合年轻群体、适宜在各季节使用的产品。廖立新解释,一直以来,他们都是沿用先研发再投放市场的机制,而现在通过大数据分析,就能得知大众的需求,从而进行研发,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互联网+”行动计划纳入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突出表现在企业对互联网专业人才的重视、开展网上销售和采购业务,以及运用移动端进行企业营销推广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4%的企业在基层设置了互联网专职岗位,24.4%的企业设置了互联网相关专职团队,13%的企业由决策层主导互联网规划工作。

  互联网经济在融合中实现已有行业的升级换代,更在融合中开启创新空间,实现裂变式的增量发展。乐视网原本是一家以互联网视频为主业的纯网络公司,凭借强大的电影和电视剧资源杀入电视机终端行业以来,其优势日渐显现。乐视网政府事务总监刘淼介绍,普通的电视只能播放广电系统的资源,乐视电视可以点播网络上的大量的视频,用户体验更好。乐视电视可以靠开机广告获得收入,也可以靠用户缴纳的“服务费”获得收入,未来甚至可考虑电视免费送,靠后期服务赢利的模式。

  “互联网不是拿着大棒子来的,是带着新资本和新技术来的;不是为取代传统行业而来,而是让传统行业焕发活力而来的。”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吴坤认为,不言颠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已经趋于和谐,各级政府应以更宽容的态度面对这些创新。

  短板与困境在哪里

  监管的滞后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瓶颈。以互联网金融为例,近年来不断发生P2P平台“跑路”事件,令公众“谈互联网金融色变”。挖财网总裁顾晨炜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让一些违规的公司看到了伪装自己的新方式。之前监管机构对P2P行业监管的“真空”状态,导致这个行业“劣币逐良币”。而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教育的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和契约精神的缺失,也加剧了风险的爆发。截至目前,监管层仍在摸索良策。

  除了互联网金融,其他一些快速成长起来的模式和业态也因监管的缺席而遭到质疑。比如电子商务成假货泛滥的土壤,“专车是否合法”一直是社会争议的焦点,O2O订餐平台是否涉及卫生安全问题,医药O2O平台被曝销售处方药如何监管……这些都成为未来网络经济要解决的问题。

  安全问题始终存在,是互联网发展的一大隐忧。数据显示,近8成网民个人身份信息存泄露风险,一些已被披露的信息泄露事件甚至波及上万人。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

  基础设施建设同样存在薄弱环节。随着上网设备数量、种类、数据传输量呈现指数级增长,对基础网络升级的需求不断被强化。腾讯研究院秘书长司晓认为,没有新一代基础网络,智慧电网、智能制造、农业信息化等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此外,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是网络中国的重要数据源,其数据缺乏共享机制制约了互联网的深层次发展。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达到数据的公开和共享,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关键步骤,对于降低相关企业的研发成本、鼓励创新创业、保障经济稳定发展,都大有裨益。“‘十三五’期间,各部门之间如果能够实现真正的数据打通,中国的公共服务必将上一个台阶,也能为发展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数据管理公共政策、企业政策探索道路。”司晓说。  

  

  迈向“中国智造”制高点

  停留在扩大消费应用、盘活并升级消费市场,绝不是互联网创新的终点。共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的落实,在“中国制造+互联网”上尽快取得突破,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才是网络强国的重点发展目标。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强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技术验证和示范推广,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

  搭上工业互联网的快车

  2012年6月,以钢铁为主业的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获得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并由此探索出一条“互联网+钢铁”的发展路径。该公司党委书记柴树满介绍,以前焦炭、铁矿石等大宗原材料都在线下采购,暗箱操作的空间很大,成本很难控制,产品销售主要依靠业务员打电话,效率低、成本高。现在,荣钢有了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和电子商务平台,很多大宗原材料采购就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招投标,真正实现阳光采购;钢铁产品也通过电商平台明码标价销售,市场更加透明、更加广阔。

  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副总经理史船认为,“智能制造”是由智能装备与互联网协同创新而来。智能装备使传统制造装备拥有了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各种仿人类智能活动,互联网技术将过去单一设备的制造加工延伸到网络环境中。发展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使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优化提高。

  目前,互联网对工业、传统制造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更加深入全面地带动经济升级的强大动力。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印刷设备供应商。在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的同时,长荣公司近年来积极开发“云印刷”技术,使客户在家里设计,直接在工厂印制。公司财务总监李东晖介绍,以挂历、宣传册为代表的商务印刷具有品类多、小批量的特点。“我们把标准化的模块放到线上,用户在线设计自己的产品,并通过我们的生产线印刷,成品通过物流寄给用户。在某些品类上,我们的售价比一些小印刷厂的成本价还低。”

  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眼中,机器人军团场景并不仅仅出现在科幻电影里。“我们已经拥有两个250亿元投资的机器人工厂,每个工厂‘雇佣’了400台机器人。”他感慨,智能制造在解放人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工艺的精度和生产效率。

  爱波瑞管理咨询集团智能制造合作人李伯麒表示,随着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的提升,机器的智能化愈发增强。通过网络将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相融合连接的工业互联网将成为主流。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制造业只有及时赶上工业互联网的快车,用好“互联网+”,才能真正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

  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

  德勤全球主席柯睿尚认为,智能制造将为中国提供独特的机遇,推动中国升级传统制造业,并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目前来看,中国智能市场潜力巨大。德勤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制造业总产值约为1万亿元,2020年有望增至3万亿元,未来5年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5%。

  柯睿尚说,跨国公司正在重新设计全球制造业布局,各国市场为获取先进的制造能力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互联网已经推动中国市场价值链的配送环节发生变革,其影响正在向价值链上游蔓延,中国要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智能制造的模式创新。

  但从总体来看,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表示,我国制造业虽然从量上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在质上整体差距比较大,特别是呈现出多种水平并存以及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处于工业2.0(电气化)阶段,部分企业处于工业3.0(自动化)阶段,少数企业处于工业4.0(智能化)阶段。《中国制造2025》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并行发展的战略,即‘2.0补课、3.0普及、4.0示范’。”龚晓峰说。

  腾讯研究院秘书长司晓预测,在当前传统的基础设施边际回报率递减的情况下,回报丰厚的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成为为数不多的投资高地。这场以“互联网+N”为轴心的“掘金战”,传统企业自是不愿缺席。传统企业“借网出海”,打开制造业升级的新通道,将爆发出巨大能量。

  如何实现“迈向中高端”

  多位业内专家指出,智能制造要突出三方面,即依靠市场力量、集聚高端要素、找到撬动点。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创新大门已经打开,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技术攻关、行业标准、试点试验等难题,工业互联网将让中国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融合的引领者。

  对于下一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曾表示,要加强跨领域协同攻关。发展工业互联网,需要加快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互联网、电信、IT和制造业的协同优势,突破网络、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产品制约,形成统一或兼容的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天津爱波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刘钊认为,发挥工业互联网的作用,应发挥大数据作用,而当下一些制造业企业过低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无法支撑数据化管理。实现转型升级,从企业端一定要加强信息化、自动化基础,进行基础性改造。

  刘钊认为,企业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是人才,传统企业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是以IT技术为主,而发展工业互联网,更需要IT技术和业务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GE全球研发中心(上海)总经理魏斌认为,工业互联网离不开“操作系统”,有了操作系统才会有成千上万的人给系统写软件,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发展工业互联网,中国应在“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上加大投入。(采写记者:阳娜、李峥巍、邓中豪、张璇、张遥、叶健、孙飞、赵瑞希)(“本期焦点”策划、编辑:邓伽)

【编辑:孙静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