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巴菲特年会所闻所感:品格是投资中最核心的变量

2016年05月04日 14: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兴业全球基金 林龙军

  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东大会落幕。对于像我这样第一次参会的金融从业者来说,能亲身感受巴菲特和芒格两位长者的生活场景和投资智慧,自然是很大的收获,但更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巴老和芒格的做人态度和处世哲学。

  股东会现场有人提问为什么投资企业主要是看人,巴老的回答是,靠法律文件和律师无法解决人的问题,主要需要衡量人的品行,是否正直、诚实和努力。如果是不诚实的员工,最好是不努力,因为努力的坏员工结果或许更糟!

  正直与诚信是二老一生最好的映像。放在华夏文化的道德体系中,芒格绝对是“商才士魂”的典范:他阅读广泛;他严于律己,好为人师;尽管他十分富有,但生活极为朴素,居所是几十年的一套普通住宅,外出旅行从来只坐经济舱,约会总是早到半小时。巴菲特亦是如此,时刻保持耐心和真诚的心态,乐于学习,善于挖掘自我。成名之后,仍开着普通的车,住着普通的房,始终乐善好施。“修齐治平”在二位长者身上都有集中的体现,在如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中有极好的现实依托。

  可以说,如果要对一个人进行合理的估值,品格一定是最为核心的变量,在资本市场尤其如此。正如巴老的小儿子彼得·巴菲特在其书《做你自己》中所言:“经济上的繁荣一向起起伏伏,唯有人的价值观是最稳健的货币,它为我们赢得自尊,赢得心里的安宁,带来丰厚的回报。”

  巴老和芒格是富有且快乐的,他们的富有和快乐来源于他们善于学习的精神,正直诚信的品格,还缘于他们对于财富淡泊从容的态度。

  股东大会现场被问及是如何追寻快乐的,二老的回答不约而同:“吃喜欢的东西,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二老看来,投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财富只是这些事情的副产品。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捐出317.4亿美元的私人财富投向慈善事业,创下私人慈善捐赠的最高纪录,2008年,巴菲特问鼎世界首富。这里面没有绝对的因果,却有长长的伏笔。巴菲特认为,“温善继承世界”(The Meek inherit the world)。在二老心中,他们只是财富的暂时管理者,真正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是快乐。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我们并不是“聪明的投资者”,往往越想发力,投资结果越差,没能赢得更多的财富,反而输掉了应有的快乐。这是为什么呢?《道德经》上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我们之所以忧患是因为我们这个“身体”,等到我们忘记自身,我们还可以有什么可忧患的呢?如果没有利益上的冲突,投资、做事都会更加冷静,宠辱不惊,将财富得失看得更轻一些,是不是投资更容易一些,结果更好一些呢?纵览国内外青史留名的杰出投资者,身上都能寻得这种“厚德载物”的影子。

  北宋大儒张载陈述了古代士大夫的社会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当代资产管理行业的知识青年,我们也可从中正己修身: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大众理好财,管好钱。尽管商品经济时代,资本冷若利剑,但若能利用平生所学,为身边人赚得一星半点的福利,找到自己的诗和远方,也不失为人生之雅事。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