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报告:京津冀公共服务落差大 需加强政策标准对接

2016年06月13日 20: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6月13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
6月13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

  中新网北京6月13日电 (邱宇)13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解决公共服务落差过大的“短板”。

  这份报告全称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报告称,京津冀三地公共服务落差较大。以高等教育资源为例,北京地区的“211”高校数量超过全国总量的1/5,远高于天津、河北;北京普通高校生师比结构最优,而河北普通高校生师比、在校研究生数等指标均不及全国平均水平。

  在公共医疗方面,京津冀三地每百万人口拥有三级医院个数分别为3.2个、2.9个和0.9个,每千人常住人口职业医师数分别为3.7人、2.2人和2.1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分别为5张、4.1张和3.5张。和京津相比,河北省在优质医疗资源方面非常紧张。

  在社会福利方面,北京、天津、河北的城乡居民人均基础养老金分别为430元/月、200元/月和55元/月,由于存在较大的社会保障标准差异,三地间的社会保障目前还无法流转。出于相似的原因,三地间亦很难建立统一的医疗、生育、养老、失业等各类社会保险结算平台。

  为了弥补这一“短板”,报告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拓展区域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发展空间,支撑非首都职能疏解。

  比如,重点沿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发展轴线,以及拟建设的集中承载地和微中心,尽量形成与首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类似的发展环境,支撑北京人口与非首都职能疏解。

  第二,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创新区域公共服务对接合作制度。建议以北京公共服务资源为主导,通过办分校、办分院、合作共建、委托管理等创新模式,建设跨区域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合作载体。

  第三, 转变理念,形成“政府保基本,市场唱主角”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不断加强三地政策标准对接。首先,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保障作用。其次,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投资运营。建立京津冀地区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灵活性和多元化。(完)

【编辑:卢岩】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