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剑指“以药补医” 中国欲啃改革“硬骨头”

2016年07月06日 16: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 王恩博)价格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中国正剑指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这块该领域公认的“硬骨头”。

  长期以来,受“以药补医”机制未从根本上破除、医疗机构用药和诊疗行为不规范、医保基金支付水平难以相应提高等因素制约,中国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难以调整合理,尤其诊疗、护理、手术等医疗服务劳务技术价格偏低。

  6日,中国官方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力图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推动医疗机构建立科学合理补偿机制。

  此次意见提出,将统筹考虑取消药品加成及当地政府补偿政策,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在此基础上,通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腾出空间,动态调整,逐步理顺医疗价格结构。

  事实上,在此前中国多地医改试点中,上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措施已显现成效。以江苏为例,该省自2012年启动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到去年10月底,省内所有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已平稳实施。

  “开展改革措施以来,我们医院收支结构总的来说趋于合理。”南京市江宁医院院长丁政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说,目前,该院医疗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从改革前的37%升至42%,药品占总收入比例则从57%降至40%,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以药补医”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药品和各项医疗服务价格升降之间,费用负担是否加重关乎患者切身利益。对此,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施子海明确表态,保证公众就医负担总体上不增加是此次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一大原则。

  江苏省物价局副局长孔祥平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亦强调,改革总体来说不会增加患者负担。但他也坦言,由于患者就医情况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改革必须同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提高各患者群体接受程度。

  对此,江苏的做法是针对受价格调整影响较大的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相关医疗服务项目不调或少调价,确保其负担总体不增加。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章亚成告诉记者,在上述政策背景下,去年该院住院病人出院费用与此前一年持平。

  在另一医改试点省份安徽,合肥市庐江县人民医院院长莫桂森表示,此次改革让医生感觉受到了尊重,“现在医院收入结构中医疗服务比重上升,体现了技术的价值,这给了我们方向和标准”。

  医务人员价值得到肯定、积极性增强,带来的是医患双赢局面。对此颇有感触的丁政给记者算了笔账,改革前南京市江宁医院年收入3.7亿元(人民币,下同),改革后激增至10.1亿元。“医院不用为生存而发愁,现在考虑的都是怎样看好病,如何一心一意为患者服务。由此开展的一些新医疗项目和服务举措,又留住了更多病人。”

  据国家发改委透露,目前,江苏、浙江等六地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已出台实施;中国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均已出台医疗医药价格改革方案,不同程度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可以预见,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这块“硬骨头”未来将不再咯牙。(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