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永森:警惕流动性短期过度集中房地产

2016年09月23日 19:19 来源:中新经纬 参与互动 
李永森:警惕流动性短期过度集中房地产

  作者 李永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金融研究所所长,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中国人民银行8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揭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487亿元,同比增1391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55亿元,贷款资源明显集中流向住房贷款,说明商业银行对发放住房贷款意愿较强。住房贷款一直被商业银行视作是风险小,收益稳定的优质资产,但居民加杠杆后资金投向过度集中于住房所带来的资产风险需要警惕。

  尚福林为何再提“风险测试”

  2015年初以来,各类贷款余额占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重不断攀升,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主要为住房贷款)在人民币贷款余额中的比重,从2015年1月的14.8%上升到2016年8月份的17.7%,而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占比,则从2015年1月的71.0%下降到2016年8月份的68.4%。

  中外不乏资金短期内集中流向某一领域,从而推高价格、形成泡沫到泡沫破裂的案例,少数获取暴利者有之,巨亏者有之,破产者有之。众多亏损者中有个人,也有机构,也有曾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超级机构。

  回顾2015年从暴涨到暴跌的A股市场、2007年到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我国1993年海南房地产大崩盘,等等,资金短期集中流向某一领域的现象不胜枚举。这些事件看似毫不相干,其实有着共同的特征:集中资金推高价格,吸引增量资金,追逐价格形成泡沫,少数资金出逃,价格暴跌泡沫破裂,多数资金被套亏损。表面上虚假繁荣,价格扭曲,资金脱实向虚,投机盛行,受到伤害的既有投资者,也有金融机构及其它融资主体,还有过度透支的市场,更为严重时,会引起局部金融风险或整体金融危机,严重拖累宏观经济。

  当前,银行房贷业务火爆,居民加杠杆后资金投向过度集中于住房,应该对此提高警惕。9月13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要防止信用风险传染扩大,加强对房地产信贷压力测试和风险测试。这是时隔两年银监会再提加强房地产信贷和风险压力测试。

  资金为何只青睐房地产?

  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资金短期内集中流向某一领域呢?

  首先,流动性总体充裕且分布结构存在问题。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还有更高增速的货币供应量,我国广义货币M2从2000年1月底的11.89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8月的151.1万亿元(大约是全球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75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5%,不管是从总量还是从增速看,我国流动性都是极度充裕的。但是大量的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到处捕捉获利机会,规模大而流动性强的资金流向哪里,哪里就会出现价格巨幅震荡。另外,由于我国的金融服务不到位,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其次,与巨量资金寻找投资获利机会相对应的是资产荒,以及缺乏财富效应的资本市场。资本的目的是获取增值,持有资产是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而我国能够成为资本持有对象的资产非常匮乏,大量的金融资产不能被社会公众所持有,如银行的信贷资产没有进行证券化,使得银行资产流动性很低,同时又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持有资产的需求。另一方面,作为资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资本市场既缺乏稳定性,又缺乏财富效应。一个典型的对比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美国的股票市场道琼斯三十种工业股票指数仅仅经历了不到一年半的下跌便转而向上,并于2016年8月15日创出历史新高18668点,远远超过危机前的历史高点14279点。反观我国股市,上证指数自2007年10月16日创出历史高点6124点后,除去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之外,长期处于下跌状态,至今仍在3000点上下徘徊,多数投资者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股票市场缺乏财富效应,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不足。

  再者,实体经济收益降低,风险上升。相对于金融资产而言,实体经济直接投资周期长,流动性较弱。加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动力减弱,增速下台阶,企业预期盈利降低,经营风险上升。从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看,根据沪深上市公司半年报统计计算,2016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92%,而2015年和2014年同期数据分别为5.80%和6.31%,呈现逐年下降态势。这导致一方面社会存在着巨量资金,另一方面资金又不贸然进入实体经济,处于伺机而动的状态。

  当前形势下,要分散住房贷款风险,就需要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大力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稳定经济增长,为微观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货币转向资本、储蓄转向投资的强大功能,进一步发挥股票市场在结构调整和降杠杆中的作用。(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李永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金融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

【编辑:殷伟豪】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