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A股IPO审核提速 11月获准企业数量创年内新高

2016年11月25日 21: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 陈康亮)25日,中国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14家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IPO)申请,预计筹资总额不超过112亿元(人民币,下同)。

  迄今,11月份获准IPO申请的企业数量已达52家,创今年以来单月新高。进入11月以来,监管层一共发了四次IPO批文,而此前一般保持每月两批的节奏,显示A股IPO正在逐渐提速。

  分析人士认为,IPO的提速当属“意料之内”。近期监管层对“去杠杆”特别重视,发新股是“去杠杆”的重要途径之一。过去监管层控量控节奏发行,一些质地不错的拟上市企业因为急需融资,只能靠贷款或其他方式募集资金,造成企业杠杆增加。现在让更多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既有利于降杠杆,又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不过,11月份IPO的审核提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股收益率下降。根据国内金融数据服务商万得资讯(WIND)对今年1至10月份以来新股表现的统计分析,新股上市后平均有15个涨停板。然而,11月16日上市的上海银行却在涨停两天后于第三天开板,并在第四天大幅下跌5.79%。

  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指出,随着IPO发行提速,新股的中签率会有所提高。因为新股的供给量增多了,连续涨停的现象会有所减少,上市后新股的优势会下降。

  但亦有分析人士指出,IPO一直被赋予“稳定市场”的角色,在过去一年内,由于二级市场波动太大,市场对IPO存在太多误解。投资者认为IPO是抽血,但现在一方面IPO募资规模整体较小,每批新股募资总额基本维持在100亿元人民币左右,对存量市场的影响非常有限;一方面“打新股”的方式已经改变,不需要冻结资金,对二级市场资金面冲击较小,IPO的常态化应该提上日程。(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