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把众创空间建在实验室 专家讨论“前孵化”“重孵化”

2017年01月18日 20: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悉,为让早期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专家们正在尝试结合“前孵化”和“重孵化”模式,分别对早期科技项目资金和团队“对症下药”。

  据统计,中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成功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此间人士表示,除去科技体制约束、科技评价体系滞后等深层次原因以外,风险资金投入不足、专业孵化能力欠缺也是导致早期科技成果难以成功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因素

  专家指出,“前孵化”是针对早期项目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将孵化时期前移,在技术团队尚未成立公司即提供股权投资支持;“重孵化”是针对科研人员经营管理经验欠缺问题,与技术开发人员联合组建团队,深度参与项目的经营管理。

  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副总经理王觅时介绍,他们已设立“前孵化”种子基金,集中投向早期项目研发团队,推动国内外具有重大价值、技术尚处于应用探索研究或预先研究阶段的重大科技转化项目在北京落地。

  “仅有资金投入,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北京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埃米空间孵化器首席顾问颜振军说,科研团队普遍存在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拓展能力不足问题,技术成果实现商业化从“0”到“1”的过程存在各种无法预知的风险,“重孵化”的作用就是最大程度的帮助创业团队降低运营风险。

  据介绍,中科院理化所一项纳米制备技术已完成小试阶段,获得国家和国际发明专利,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但仍需开展面向应用的中试开发试验。埃米空间团队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和项目评价,决定对该项目实施“重孵化”——通过合作设立项目公司与科研团队形成联合创业团队,并投入资金对技术产品进行中试开发和市场验证。目前该项目已与常州、汕头等新材料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目前,首科集团、“埃米空间(AMI)”孵化器与中科院理化所就科技项目“前孵化&重孵化”模式的实践和探索开展全面合作,推动新材料创新项目的产业化进程。

  科学家们表示,期待更多孵化器立足高校院所,“将众创空间建在实验室”,激发科研工作者创业创新热情,加速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进程。(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