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驻外大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非常严峻

2017年03月15日 09: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两会上的中国驻外大使:

  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非常严峻

  记者 陈婧 白皓

  3月1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在此次参加两会、参政议政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几位中国驻外大使颇为引人关注。两会期间,就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等问题,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和中国驻巴西大使李金章。

  驻日大使程永华:美日关系互动不应针对第三国

  记者:东北亚地区现在比较热闹、复杂,您怎么看该地区的当下局势?

  程永华:东北亚局势现在确实面临多个矛盾同时爆发的形势。中国很愿意积极与各方协调立场、沟通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别国不应该在背后“捅刀子”,对于这种行为中国肯定要坚决反对。事实上,各方应该共同朝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

  记者:美国国务卿蒂勒森3月15日~3月19日将展开他的东亚之行,对此您有什么期待?

  程永华:无论如何,处理与东北亚有关的这几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应摒弃冷战思维。也就是说,要防止和摒弃两国或三个国家在一起针对他国的行为。比如,日美之间如何协调或加强关系,这是美日双方之间的事情,但美日间的互动不应针对第三国。

  记者:对目前中日关系的现状您怎么看?

  程永华:我很赞同王毅外长的说法,要改善中日关系,日本应先治好“心病”。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后,日本心态调整有点不到位,总觉得有些“气儿不顺”。中国的快速发展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日方应从合作的角度调整心态,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并为亚洲的繁荣发展作贡献。

  当前的中日关系没有大的飞跃,两国关系处于改善进程中,但还有很多复杂敏感因素。双方应进一步对话沟通,管控分歧矛盾,处理好老问题,防止出现新问题,同时推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种方式保持中日关系整体的改善势头。

  驻德大使史明德:差距是合作的潜力所在

  记者:我们注意到,西方媒体对中国企业“大举海外并购”有很多说辞,对此您怎么看?

  史明德: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并购很多。可是,在一些西方舆论看来,西方国家之间的并购没有问题,中国去并购就有问题了。这体现出一些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思维作怪,以及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担心”。

  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企业走出去、并购,本身无可非议,但也要有序进行,不能一哄而上。如果每周都宣布购买一个欧洲大企业,再加上一些舆论炒作,就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中国企业走出去如何才能走得好、走得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记者:在您看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如何?

  史明德:可以说,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外部条件非常严峻。中国面临的挑战包括:美国政策走向不明,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洲民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等等。

  不过,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动力,欧洲国家对华合作的意愿还是非常强的。比如德国在华有8200多家企业,其中80%是盈利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各国间如何妥善处理贸易摩擦。今年将在德国汉堡举行G20峰会,我认为,中德两国应共同倡导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倡导各国更加开放市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

  记者:就中德来说,“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可以比较好地对接吗?

  史明德:德国“工业4.0”的重点,是要发展先进的制造业、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化。“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应有许多互补、互学的内容。去年默克尔总理访华时,曾专门访问了沈阳,中德已在沈阳建立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显然,中德合作可以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世界正处于新的工业革命的前夜,各国都在试图抢占先机,希望引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德两国在制造业、先进技术、人才培养机制等领域存在差距,但差距恰恰就是合作的潜力所在。

  驻巴西大使李金章:现在是投资拉美的大好时机

  记者:有一种说法,特朗普政府的拉美政策对中国来说是机会。对此您怎么看?

  李金章:我不认同这种说法。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并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不与其他国家产生利益冲突。我们关注的是中国与拉美之间互补性强的领域,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的技术和经验全球领先,其他国家是难以替代的。

  记者:那么,对中国来说,拉美有哪些投资机会?

  李金章:拉美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属于世界中等,发展潜力非常之大。中国企业已经具备走向遥远的拉美的实力。目前,中国企业投资拉美,在石油、天然气、水利、电力、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等领域都已经起步。下一阶段的重点可以放在基础设施领域。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是阻碍拉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瓶颈。拉美国家也希望外资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或者以特殊经营权转让等合作模式,投资拉美的基础设施建设。据我所知,中国已和一些拉美国家建立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安排。可以说,现在是投资拉美的大好时机。

  记者:中国企业“走出去”如何应对安全风险?

  李金章:当然,中资企业走出去必须重视在海外的安全挑战,要熟悉当地的社会情况和安全环境。从我的工作角度说,中资企业要及时与驻外使领馆建立联系。我们驻外使领馆的外交人员会为中国公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中国公民在哪里,外交官就会在哪里。

  本报北京3月14日电

【编辑:高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