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网友花5000得王思聪4字回复 付费问答管理办法空白

2017年04月16日 10:23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央广网北京4月16日消息(记者恒巴特 管昕)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知名人士王思聪的一条微博问答火了。有网友花5000元向其提问,却只得到4个字的答复“熟能生巧”,被称作现代版的“一字千金”。付费问答正逐渐发展成互联网时代知识变现的新模式。花钱向名人或专业人士提问,就有可能获得一对一的答复。

  在网络空间,用户活跃度的提升拉动了问题价格的上涨,“围观”机制也让答题者拥有赚钱的机会。有人质疑话题趋于娱乐化,难以沉淀真正有价值的内容。那么,付费问答如何保证质量?

  随着分答、知乎live、微博问答等付费问答产品的陆续上市,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花钱向专业人士、名人等大V提问,一些大V的定价和回答频率也有所提高。价格由答题者所擅长的领域、专业性、影响力、粉丝提问的需求量等因素来设定。财经、健康等领域的主题比较受提问者欢迎。网友“横向来看”说:“每个人肯定是要根据自己所关注的领域来提问,比如我,最关心的就是理财投资,包括房价、股市之类。这也许是不少网友比较关注的。”

  付费问答产品,虽然都是以付费获取知识为主,但每个平台都有着不同的经营模式。分答是由提问者付费提出问题,回答者回答,问题公开,答案是语音形式;微博问答主要基于文字;知乎live类似于聊天室一样,一对多的知识交流社区。它们都在寻找可行的发展模式,并试图扩大规模。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的人愿意花更多钱在网上提问?网民们给出不同的答复。有的因为好奇,有的为了娱乐,有的认为接触了新鲜事物。而更多是想获取更专业的知识。

  有网友告诉记者,“因为身边没有这方面的专家吧,而且自己生活在一个四线的城市,所以我会选择去网上寻找一些大家认可度比较高的专家进行提问,想要得到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的解答。”

  微博问答、分答等付费平台上,除了答主,同时获益的还有部分提问者,“围观”机制的设定让他们也有了赚钱的可能。这让更多的人踊跃参与到了付费提问。

  一位网友解释此种模式,“如果你的问题比较好的话,因为有人围观嘛,它那个围观费用是对半分的,所以说也不用花什么钱,问题好了,你可能还会赚点儿钱,问题不好了,你就是也会赔点儿钱。”

  付费问答是知识共享方式,但是不少网友在网络上吐槽,答题者回答问题敷衍,花钱提问得到的答案不理想,引起部分网民的不满,“我之前问了一个,(是问给)财经类专家,我问了一个关于某一个地方房价的问题,花了200块钱,然后他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不清楚’,就回答了一个这。”

  实际上,在被提问者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这位网友还特意给他发了私信,就是否有能力回答此问题提前进行了沟通,“我说你这个问题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不回答,然后他回答了。回答了我这个钱相当于支付过了。”

  记者调查发现,付费问答平台上活跃度较高的主要是一些娱乐明星,他们的被提问次数,以及问题价格都相对高。例如知名人士王思聪在微博问答当中的的提问价格,已上升到一万元,也有其他不少明星的提问价格上千元。此外,与普通人不同,大V在分答的报价也高得多。在微信公众号上拥有百万粉丝的情感专家ayawawa,回答一个问题是500元。

  但总体来说,网友对娱乐明星的提问很多都偏向于八卦消息。而相比于明星的红火,付费问答平台上的专家并不风光。在分答,不少认证为食品科学博士、财经专家、心理学博士等专家,其问题价格几十块钱左右,但向他们付费提问的网友却少之又少。同时,所提的问题含金量并不高。关注付费问答的网友说,“从我的体验来说,除了网友的八卦提问之外,确实有不少网友真正在提出一些专业问题,但得到的回答并不是让人特别满意。”

  除了回答问题敷衍,缺少专业知识等现象之外,不少网友认为,付费问答平台内容有些庸俗,也存在答题者设定价格过高,甚至出现自问自答等炒作现象相继出现。

  记者采访了多位对此有了解的网友,网友“临风望海”说,他在好友的分答中看到其他人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恰好自己也关心,便花了1元钱“偷听”。但是听完后,他觉得这个回答“连一毛钱也不值”,便在回答旁边点了“呵呵”。

  记者在不少付费问答平台的留言板看到,一些网友在自己的朋友圈下面留言,说“对回答不满意,要求退钱”。网友“听风是雨”说,先付费的模式是有风险的,为不好的答案买单,也就是在为自己的猎奇心买单。

  这位网友认为,和微信公号的打赏模式相比,先付费模式吸引到的人更像“一锤子买卖”。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打赏是用户自主的选择,而且金额可自己选择。而更多的人质疑,付费问答趋于娱乐化,很难保证内容质量。甚至有被提问者自己设计问题,然后自问自答,以此来吸引网友的关注。

  付费问答如何保证质量,平台如何完善监管制度?知乎相关工作人员文字回复称,目前知乎Live主要是邀请制和申请制,所以第一种保证,来源于运营团队的审核。需要保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允许下,并且分享内容与主讲人背景所匹配,有需要的话,还会要求主讲人提供资质证明等。此外,知乎Live还提供了市场反馈机制,即Live评价系统,用户可以自行评价听过的Live,如果Live本身质量不佳,评分低的话,也会影响到之后主讲人举办Live,相对的,如果评价优秀,那么也有助于主讲人进一步开展新的Live。

  记者调查了解到,网络付费问答各平台有自己的监督机制,但相关管理办法还是一片空白。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朱巍认为,泛娱乐现象是市场趋势,也是网络付费问答发展的必经之路。互联网产业就是这样的一个模式,最开始的时候是丛林法则,它需要吸引别人的眼球,因为它毕竟是一个关注度经济,所以最开始的这个,新的创意到了市场上之后,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可能更多的是一些泛娱乐化的标题,或者泛娱乐化的一些内容。

  朱巍认为,付费问答从娱乐化到专业化,需要一个过程。更多的老百姓,更多的网民会参与其中,等到它真正形成一种规模了,慢慢的变成了网民的潜移默化,这个时候会有专业的问题会不断地浮现。

  朱巍还表示,目前,付费问答还处于初始阶段,市场的影响让付费问答应有的样子有些走样,但随着互联网相关领域的规制的完善,尤其是当付费问答的形态更加理性平和的时候,真正的网络付费问答才会出现。用付费的方式去支持娱乐化的话题,这种泛娱乐化是不可能持久的。在知识分享或者叫付费问答的背景之下,未来一定是专业性问题占到主流。

  也有多位对此有研究的学者认为,付费问答能火多久还是未知数,如果相关规制未来一段时间仍没有出台,而付费问答又难以赢得网友的信任,或许这种知识变现模式很难持续。

【编辑:姜贞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