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用系统、和谐方式获得可持续发展

2017年04月22日 22: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用系统、和谐方式获得可持续发展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 徐瀚文 摄

  中新网杭州4月22日电(胡丰盛)在“学习型组织之父”的标签贴了20多年后,世界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更换了“角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倡议者。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在杭州市西子湖畔的浙商总会会场,他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浙商们,共话“系统变革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长期时髦,但同时也让人熟视无睹的题目。因为几乎所有企业都认为,自己是在践行着可持续发展战略。

  但彼得·圣吉却觉得这些行为,都没有用万物互联的方式去思考。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给浙商上课 徐瀚文 摄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给浙商上课 徐瀚文 摄

  “如果只是考虑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考虑它跟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这不仅是盲目的,甚至是愚蠢的。”彼得·圣吉强调,要用系统思考的方式来看待可持续发展,例如从手上的一部苹果手机,看到印度水资源的耗竭;从我们开的车,联想到其他国家居民的生活方式。

  学习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或许可以让我们用新的角度,重新看世界。

  接触并熟悉彼得·圣吉,是从了解“学习型组织”开始。1994年,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被上海三联书店引进,之后一版再版。后来,2002年,他本人来到中国,再后来,他成为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弟子。

  从管理大师变身为环保主义者,多少让人感觉有些突兀。但在彼得·圣吉自己看来,其实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他说,自己小时候是在美国洛杉矶长大的。那时候,洛杉矶街道两旁,种满了美丽的橘子树和柠檬树。然而不到30年时间,这些美丽的树木就被摩天大楼和商场所取代,洛杉矶的居民遭遇了著名的光化学污染事件。“没有人希望我们的环境变成这样,但我们正在共同制造这个结果。”彼得·圣吉说,这给他很大的触动,他开始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环境承载力将带来怎样的后果?

  他认为,万物互联是基础,现在我们遇到的许多问题都是没有把握整体、把握系统的能力造成的。“我们集体的盲区,使得我们看不到自己实际的行为,能够影响到其它人。我们不相信,自己这么渺小,怎么可能对地球有这样的影响。”彼得·圣吉说,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描述我们看到的世界,而是在描绘你自以为看到的世界。所以才会导致了认知的盲区。因而,某种程度上也就可以理解,为何男人和女人看世界的角度是迥然不同的。

  “我们以为我们是对的,以为看到的是整个世界。但我们并没意识到,我们看到的是自己眼中可以描绘的世界。”彼得·圣吉说,因而以利润为目标的企业,它的行为,才会顾及不到整个系统的健康。也因此,才会出现《经济学人》所说的情况:我们把利润私有化,把污染社会化。彼得·圣吉认为,在这样的文化和构建当中,拥有反思这样的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在我们能够反思的时候,冲突才有可能化解。因为实际上让人们起冲突的是,不是他们看到的现实,而是他们看现实的方式。”

  这是个说起来有些枯燥和抽象的话题,不妨举个例子。

  彼得·圣吉说,他有一位宇航员朋友,住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最开始在太空的时候,这位宇航员非常希望找到德克萨斯州的位置。到了第4天,他突然非常想看非洲、印度、中国……这些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国家。后来,当宇宙飞船经过中东、地中海沿岸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就是在看这样一个大地:没有任何国境线,没有任何国家。“所以他去看地球的时候,只是真的在看一个地球。在那一刻,他意识到,那些相互杀戮的人,其实是在他们在意识中存在,但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界限。”彼得·圣吉说。

  那么,按照彼得·圣吉的理论,在新的全球现实下,我们应当如何超越众人心中不同的理解,如何去求同存异,去实现真正的可持续?他把目光投向了东方传统智慧当中的和谐理念。

“什么时候和谐才有可能?包容,和而不同。”彼得·圣吉回答说,因为差异,才有美好。如果所有人唱声都一样,就不会有合唱这么美妙的声音;如果每一朵花都一样,就不会有漂亮的花园了。“所以,当我们看到这种差异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包容了。”(完)

【编辑:陈海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