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新疆天山深处的石油勘探“铁军”

2017年06月16日 18: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探访新疆天山深处的石油勘探“铁军”
    图为运输车队穿过绵延的石子路。 耿丹丹 摄

  中新网新疆轮台6月16日电 (耿丹丹 尹静 刘君)经过近2个小时的盘山翻谷,记者一行所乘坐的越野车在一路漂移中到达了此行目的地——位于天山南麓的吐孜洛克项目物探队的大本营。

图为物探队在天山深处临时搭建的营地。 耿丹丹 摄
图为物探队在天山深处临时搭建的营地。 耿丹丹 摄

  吐孜洛克位于新疆南部轮台县以北45公里处,是塔里木油田油气勘探重点区域。但这里无数的沟壑断崖、奇峰怪石、险峻河道却让人望而却步。

图为物探队员们在过陡崖时,要用铁锹镐头在山坡上铲出脚掌宽的平整道路。 耿丹丹 摄
图为物探队员们在过陡崖时,要用铁锹镐头在山坡上铲出脚掌宽的平整道路。 耿丹丹 摄

  工作在塔里木油田勘探一线的川庆物探的队员们进入这片“禁区”,逐渐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工作环境之险:山高、路陡、弯急

  物探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采用相应的地球物理仪器及装备探测地下地层的特性及结构,研究隐藏在地层中的石油及天然气的方法,是油气勘探开采产业链的最前端。

图为物探队员们碰到没有路的地方,借助保险绳通过崖壁。 耿丹丹 摄
图为物探队员们碰到没有路的地方,借助保险绳通过崖壁。 耿丹丹 摄

  作为川庆物探第四钻井工程队吐孜洛克项目工序经理,李东介绍,在他从事钻井作业的20多年来,吐孜洛克作业区的难、险,都体现在了交通、地形和天气上。

  李东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这个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高风险项目。这里的基本道路都是河道,山与山之间绝壁多,有很多90度的崖边。”

图为物探队员们背着设备穿过河道。 耿丹丹 摄
图为物探队员们背着设备穿过河道。 耿丹丹 摄

  除了险峻的环境,还得提防恶劣的天气,尽管离县城只有几十公里远,但随时多变的天气让人头痛不已,八九级大风和连续的阴雨天气更是常见,尤其进入6月后,这里基本是洪水季节,使运输、物探作业难度陡增。

  “这里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我们更多的还是靠日常经验,看天、听声来判断。如果听到‘轰轰声’,就是洪水要来了。”作为川庆物探第四运输队的副组长,有着十多年驾龄的赵健告诉记者,他对吐孜洛克项目的印象就是山高、路陡、弯急。

图为物探队员们借助保险绳爬陡崖。 耿丹丹 摄
图为物探队员们借助保险绳爬陡崖。 耿丹丹 摄

  负责运输队车辆维修的师傅龙涛告诉记者,在这里,车辆基本一年要换一次轮胎,最容易坏的就是悬挂和底盘,一个月要用掉18升的润滑油。

  生活环境之糙:背着设备“打滚”

  在物探队大本营,群山中环绕着一片密密麻麻的野营房和临时搭建的帐篷,生活区、工作区、食堂、宿舍都分布于此,队员们在这里生活、工作、休息。

  负责这里上百人伙食的曾凤琴大姐告诉记者,每天凌晨4点多,她就要起来准备大家一天的食物,稀饭、馒头、蔬菜……“要保证他们有体力干活。”

图为物探队员们在简易营房里吃饭。 张野 摄
图为物探队员们在简易营房里吃饭。 张野 摄

  李东介绍,每天队员们5点左右就要起床,天一亮,运输车就要拉着队员们往作业点走,大约要花费3-4个小时才能到达。遇到运输车无法通行的地方,队员们只能抬、背着上百公斤的设备、油、水等物品步行前往。

  从营地到井位,队员们需要过陡崖、穿河道,有时候碰到没有路的地方,要用铁锹镐头在山坡上铲出脚掌宽的平整道路,或者借助保险绳通过崖壁。遇到峡谷,队员们还要靠绳索,才能确保钻井设备被“飞渡”到山对面。

  在吐孜洛克项目每条测线之间,最远有7公里的直线距离,最近的都在2公里以上,但在山区,实际绕行的距离远多于此。

  “我们按照测线位置搭建帐篷作为野外临时营地,然后钻井。一段测线可能有几十公里,越远越辛苦,回不到大本营就要就近住帐篷,我们称‘打滚’”。

  据悉,截止到6月中旬,队员们已施测完成11478个物理点,完钻927个井位。

  物探“铁军”:特别能吃苦,忍得住寂寞

  说起这些年的体会,李东笑着说:“在这里工作,就要特别能吃苦,忍得住寂寞。”

  吐孜洛克项目井与井之间的距离是40米,有的井深达20米,钻井需要4-5个小时。李东回忆,在山间的石子路上奔波,物探队员们经常10多天就要换一双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钻井点,离驻地直线距离只有3公里,但是我们却花费了3天时间才走到。”

  今年49岁的王逵是物探队的HSE管理员(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简称),在这个行业干了近27年的他告诉记者,一般进了山,基本就是失联的状态。水、食物等物资要用车拖,有时候遇到突发情况可能会断水断粮。

图为物探队负责人等着最后一趟车回营地。 尹静 摄
图为物探队负责人等着最后一趟车回营地。 尹静 摄

  王逵回忆,1998年3月,他在山里做测量,后勤保障没有跟上,他就带着十几个人找出去的路,结果遇到大雪。后来他们找到一个小山洼,烧火喝雪水撑了3天,才被救援。“那时20多岁,不知道害怕,现在想想都会后怕。我会经常告诫新来的队员,什么都可以不带,必须带水。”

  黄伟是川庆物探第四运输队的政治指导员,他说,在这里工作,队员们很少休假回家,从来不记日期,都把牵挂和思念埋在心里。“运输队经常都是一个人出车送一车人走,然后再等一车人回来,吃饭都没有准点。我经常告诉队员们,我们要饿得、等得、吃得”。

  今年59岁的赵国平马上就要退休了,回忆他的工作生涯,他告诉记者,自己感受过55℃的高温,遇过大洪水,经历过各种险情,尤其是承受着远离家乡和亲人的相思之苦。

  赵国平说:“我的孙子已经6岁了,在这几十年里,我一年在家的时间不超过4个月,只要来工作,我就会把所有的艰苦、难受都扔掉。”(完)

【编辑:孙静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