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谭雅玲:不要再让人民币受情绪化主导升值

2017年09月01日 20:08 来源:中新经纬 参与互动 
作者 谭雅玲(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我国人民币将近4个月的升值在近期显得格外受关注,8月30日美元人民币最新价为6.59元,创下最近一年以来的新高。最终突破6.6水平引起的“兴奋”值得推敲,并需警惕升值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对未来经济产生的压力与阻力值得关注与重视,其背后的原因应引起思考。

  一方面,目前我国市场依然是情绪化的认知人民币,既不考虑经济基本面,也未考虑未来的经济风险与压力,进而直接加大人民币破7的否认,这实际上是形成人民币扩大升值的助力,不仅不利于改革发展、更不利于汇率改革的正常与专业。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权衡汇率水平的理性,反之成为刺激人民币升值的理由,人民币贬值带动经济渐好,人民币升值影响经济,这种最简单的货币经济原理在我国市场并未发觉,反而成为解释人民币升值的依据。

  这些情绪化的认知以及非专业的预测是推动人民币升值的祸水,而非福音。因为从国际货币历史以及我国货币历程看,货币走势的正常与否对经济作用十分明显。当年的德国是因为货币渐进升值受益,没有听从美国的要求;当年的日本就是由于货币升值过度而经济一蹶不振,经济打击至今尚未恢复元气,尤其是金融元气伤透;当年的英镑更是因为货币升值丧失货币霸主地位。

  回到中国的情况,眼前的人民币升值对未来而言是福是祸?

  1、人民币情绪化作用导致价格忽低忽高不利于稳定发展。无论去年年底的人民币贬值,还是今年第二季度开始的人民币升值,市场被情绪化主导是严重的过失。从经济阶段角度评估,此阶段的人民币升值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伤及未来经济的活跃与收益,7月的外贸数据已经减速,汇率对外贸的滞后效果表明未来外贸压力难以抑制。外贸人已经倍感压力,出口收益受损、出口订单受冲、交易结算受伤。目前走势与年初的反差巨大,信心心理不稳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未来的判断与发展进程。甚至有人借题发挥、看图说话,简单否定人民币破7,预言人民币继续升值,不顾及汇率基本规律。这种情绪的导向将会搁置改革、转型、调整成效,甚至有可能形成新一轮的经济波动与打击。

  2、人民币无主见无意识的价格被左右不利于安全调控。任何价格,包括汇率水平的依据在于实体经济,而相对于实体的阶段、特色与个性又产生不同的结果与作用。如美国经济稳健性清晰可见,第二季度二次修正达到3%的水平表明经济可持续处于良性阶段;但是美元贬值不仅不变,反而有加速迹象,揣摩美元策略可以发现这种老道、权威、霸权货币的主见意识明确、清晰、坚定;因为它明白自己的经济诉求、利益诉求以及货币诉求,即全球化经济布局需要弱美元占据市场与份额,美国利益最大化需要传播输出技术指引了弱美元有发展机会,美元霸权需要利率工具的辅助与弱美元的支持,进而美元贬值是一种策略,但实现的是美国经济与美元货币的战略。而从我国经济阶段、调整状态以及改革进程看,此时我们更需要稳定、渐进以及主见的汇率价格意识,这需要理性、专业以及同国际进行比较的全面权衡,而非简单草率的界定预期。尤其是在我国政策梳理正常投资和热钱炒作的当下,包括对外资、对走出去的管控,都是相对安全的必要过程,但是这却成为市场直接引入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之一,这种预期指引势必加大调控的难度,甚至给予外部投机带来新的对应与策略。安全的核心要素是自己的需要,尤其是自己的主见主张发挥是安全的的基础与根本。

  3、人民币无根基判断的价格时下时上不利于政策效果。回顾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于汇率的依据和标准在哪?专家与市场不能凭空拍脑预期,更不能简单拿着西方传统理论套用预期,毕竟我国市场复杂性很大,全球化环境要素变化前所未有,必须深入透彻了解自身的真实情况与需要,全面综合评估环境与要素指标,而不能简单、草率靠一两个指标界定预期未来。尤其是目前,部分市场专家啥都敢讲、啥都能讲特色凸显。在强调专业敬业的同时,专家更应该依照自己的专长与能力评估,不要跨界、跨业,其言论可能造成社会、舆论的错觉,甚至误导决策的感觉与方向。

  如何认识人民币趋势是重要的,也是需要专业和理性的,更要关注我国的个性与特色。预期未来人民币继续坚持双边走势,波动曲线的上下调节,并强化自己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现实的需要,以贬值为主。未来需要尽快改变单一盯住美元形式,强化篮子货币的功能,健全货币制度与市场的职能,把握自己需要的汇率方向,谨慎有效使用货币工具与功能,适合自己是最重要的核心。(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王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