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共享单车整治如何? 超六成现场管理人员不到位

2017年11月14日 15:47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 

  市民巡访团15年来首份专项报告显示—— 共享单车现场管理到位不足四成

  上海市共享单车集中整治清理行动专项巡访报告近日发布。车辆管理人员有没有到位?停车秩序如何?停放空间够不够?分布是否合理?损坏严不严重?今年9月8日至30日,上海集中整治清理共享单车,取得了多大收效?

资料图:共享单车。 张亨伟 摄
资料图:共享单车。 张亨伟 摄

  市民巡访团9月21日至26日组织20名巡访员,分10组走访浦东新区(分郊区和城区)、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黄浦区、静安区、闵行区等9个城区,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市民巡访团副团长姚培芳介绍,这是市民巡访团成立15年来,首次展开专项巡访,目标直指近两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共享单车。

  管理员一走就“喇叭腔”

  巡访涉及351处共享单车停放点,包括地铁口67个、公交站点14个、二级三级医院30座、学校41所、公园17个、交通干道46处、住宅小区38个、文化中心16个、体育场馆5个、企业6家、火车站广场7个、大型商场49个、菜市场3个及社会服务中心12个。

  报告显示,在351个巡访点中,有人管理的仅占37.35%;无人管理的数量更多,占45.3%;剩余17.35%情况不详。也就是说,现场管理人员不到位的比例,超过了六成。参与巡访及报告起草的巡访员黄建生解释,一些停车点由企业安排人员维护,但是经常人手有限,一个人要兼顾多个点,属于流动管理,算作“情况不详”,效果也往往不理想。“比如五角场苏宁生活广场旁边,就有一处,秩序有些混乱。”

  “万达商业广场五角场店附近的一个停车点,情况好一些。街道派出志愿者专人管理,工作责任心很强,所以那天早高峰我们巡访时发现,车辆停放得井井有条。”黄建生回忆,但到了中午他们再次回访,却发现同一个地方,停车状况有天壤之别——不少车辆东倒西歪,并且严重挤占道路,影响通行。“当时管理人员因故离开了,说明有没有人管,差别很大。管得越负责,秩序就越好。”

  据黄建生观察,共享单车的现场管理人员一般分三类:市容管理员、街道志愿者和企业运维人员。“分布没有规律,有的地方空无一人,有的地方三类人员都在管。”他补充说,“不少停放区域处于可管可不管状态;相关部门的职责界限不够清晰,监督力度不足。在车辆管理人员的制度安排上,需要更加合理细化,定时、定岗、定责。”

  无序占道超量占近一半

  共享单车的停放秩序,近年来受到不少市民的诟病。巡访团发现,全市集中整治清理后,已有明显改善,但仍不乐观。共享单车单独归类,且整齐停放的,占17.15%;与其他非机动车混停,且有序停放的,占36.19%。而无序、占道、超量停放的,占46.6%,其中无序停放的比例最高,占24.52%;占道停放的,占17.62%;超量停放的,占4.52%。

  “比如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分部的后门,车辆停得虽然很整齐,可是因为数量太多,明显占用了非机动车道,在报告里就要统计为‘占道停放’。”黄建生解释说。

  与停车秩序相关的另一个指标,是停放空间。巡访报告显示,单车停放空间充足的,占46.41%;停放空间尚可的,占43.11%;停放空间不足和严重不足的,分别有6.29%和4.19%。“尤其是一些人流量较大的交通枢纽站点,车位空间明显不足。”黄建生直言,有的人行道明明很窄,却划了停车白线区;有的路明明很宽,却没划白线,停放乱象并没有因此减少。

  “还有一些商场,出现了侵占单车停车位的行为。比如在静安区大宁国际商业广场,有个别商场用金属围栏把门前划线停车区域围起来,占为己用。”他认为,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是高峰时共享单车大量堆积、无序占道停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晨扑扑满晚上空荡荡

  共享单车分布不均,是巡访报告中提到的又一个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时间层面。有些区域的停放数量变化剧烈,特别是早晚高峰出现强烈反差。“比如轨交1号线通河路站的2号口,早高峰时涌入大量共享单车,经常无处可停,积压占道;可是到了晚上7点以后再去看,站点旁边空荡荡的,一辆自行车也找不到了。”

  黄建生分析,正常时间下班的,出地铁站后陆陆续续把单车都骑走了,却苦了那些加班晚回家的。“这种现象说明,共享单车企业的调度运驳力量还不足。他们应该负起这份责任,当早高峰车辆停满时,及时调度,将多余车辆运送到其他区域;到了晚高峰,当车辆明显不够时,再尽快从其他区域调运一些到地铁站附近,不能完全依赖用户随停随取。”

  二是在空间层面,城郊差别比较大。本次巡访以城区为主,兼顾浦东新区部分郊区。在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工作的章红兵,就负责巡访郊区,涉及外高桥、高桥镇、川沙镇、惠南镇等地。他的感触和黄建生迥异。

  “也许是因为郊区人口少,流动性低,所以对共享单车的需求也低。”在巡访过程中,章红兵找到的问题并不多,即便在一些大卖场、医院和学校周边,也要仔细寻找,才能发现零星几辆共享单车。“轨交16号线的惠南站、野生动物园站、6号线外高桥保税区等站点出入口附近,单车也比较稀少。”

  黄建生认为,郊区难觅共享单车,除了需求量确实较低外,与企业本身投放动力不足也有关。“城区人流量大,骑行距离短,运维成本相对较低,企业显然更倾向于在城区里大量投放,而不愿意将过剩的车辆转移到有些遥远的郊区。”

  损坏违停依然无法杜绝

  针对共享单车集中整治清理行动的效果,巡访报告也做出了数据统计:效果明显的,占38.87%;效果一般的,占29.96%;效果不明显的,占31.17%。“说明上海共享单车运行的总体情况有明显好转。”黄建生介绍说,车辆无损坏的,占了89.91%;损坏后及时清理的,占2.52%;损坏后未及时清理的,仅占7.57%。

  “不过,故意损坏车辆的行为,还是没办法杜绝。比如在杨浦区长阳路1181号的长阳茶城门口,我就发现了几辆共享单车不但遭到人为损坏,还被故意扔进了路边的绿化带里。”他觉得,缺乏足够的惩罚手段和力度,是有意破坏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

  此外,报告中还指出,违规进小区的情况时有发生。沪上所有住宅小区都明文规定“共享单车禁止入内”,可是总有少数市民明知故犯,把车骑进小区,甚至停进楼道,成了“私家车”;还有些人不好意思进小区,就贪图方便,随意停在小区门口和就近的人行道上,影响附近居民出行。

  章红兵住在长宁区一处有30多年历史的老式小区内,他坦言,家门口就常有共享单车出没。“小路边、空地上、楼道里,几乎天天能看到共享单车。”

  关键先要健全法律法规

  63岁的黄建生,从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监察室退休后,加入市民巡访团。9月下旬,他在6天内跑了杨浦区42个共享单车停放点。“集中整治清理初见成效,但我最担心的是,整治结束后,会不会很快反弹,应该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他参与起草巡访报告时,在最后一部分重点列出了众多“改善管理若干建议”。包括:建立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管理机制,各级主管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从源头上杜绝无序投放;明确企业责任,配足管理力量,确保车辆安全;优化停放点规划,充分挖潜,合理布局;加强现场管理,除了企业派出专人外,各区可发动街道、居委志愿者力量,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组成管理队伍。“现场管理人员要有责任心,这也是拓宽就业的新渠道。”

  黄建生认为,如果个人恶意毁坏、企业无序投放或政府监管不力,都应得到相应的处罚。“所以首先需要完善立法。市政府上周已经发布了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希望更细化的法律法规能够尽快出台。立法是基础,否则追责和严惩都是空谈。”他坚定地说,“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不能只想着赚钱;政府也要加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多从老百姓的角度换位思考;每个市民都从自己做起,维护好城市形象。小小的共享单车,没理由管不好。”

  新民晚报记者 曹刚

【编辑:姜雨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