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劳动力红利”过后,中国迎来“工程师红利”

2018年01月19日 16: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 (王庆凯) “中国‘劳动人口红利’过后,又迎来了‘工程师红利’”。北京大学软件研究所副所长黄罡日前在由阿里云举办的“云技术与‘一带一路’建设研讨会”上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活跃的中国科技创新部分原因是“十倍于美国的工程师红利”。

  过去一段时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球市场对于一直受益于人口红利的中国经济发展表现出悲观情绪。但最新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并不会像日本进入老龄化之后所带来“失落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周期。

  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显示,中国GDP迈上了82万亿元人民币的台阶,增速达到6.9%,是中国经济处于下行趋势七年后,首次回升。

  “2017年是中国经济取得重大转折性成就的一年。”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对中新网记者说。

  这与中国庞大人口基数及三十年高等教育培养了数千万高学历人才密不可分。黄罡认为,在信息技术领域,产、学、研是结合最紧密的,中国应利用好庞大的“工程师”队伍。

  “工程师红利”有两个含义:一是新兴产业的高技术能力工程师,二是工程师自主创业,尤其是归国人员创业。

  在这波红利下,中国创新发展持续发力,新动能快速增长。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不止于此,中国的“工程师红利”也在惠及世界。

  2013年,中国开始“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布局。五年间,中国企业在海外从单纯的投资,逐渐开始将领先的技术推向海外。中国技术正在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业设施变革的新力量。

  成立于2012年的来赞达(Lazada),是东南亚第一大电商。此前,来赞达的卖家入驻电商平台,需要通过打电话联系卖家中心,由人工指引卖家开店,耗费人力又无法吸引卖家自助入驻。

  2016年,阿里巴巴对来赞达进行投资后,双方的工程师开始对卖家平台进行技术合作,输出阿里巴巴的互联网中间件技术。目前,来赞达平台上的卖家数量实现了成倍增长,同时节省了大量人力。

  2017年5月,“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包括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

  这些正在带领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的领先技术,与中国“工程师红利”的释放不无关系。近些年,中国企业也开始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移动支付技术。

  2015年,蚂蚁金服和印度移动支付公司Paytm达成合作。两年时间,Paytm用户数从不到3000万升至2.2亿,跃升为全球第三大电子钱包。

  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认为,信息服务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能够最快落地并得到相关国家响应的,而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都是最高效的服务方式。

  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东盟十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每年平均保持1100亿美元,可持续到2025年。

  而东南亚正是全球互联网经济增速最快且潜力最大的市场。据统计,2017年东南亚互联网用户约2.6亿,2020年将增加到4.8亿,这些年轻用户每天在移动终端上花费3.6个小时。预计到2025年,东南亚互联网经济将达到2000亿美元规模。

  “这些国家会像中国一样,走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再到数字经济的路径。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中国的科技红利和商业红利可以分享。”阿里云研究中心主任田丰说,“通过云平台,我们可以快速把一些商业模式复制到全球市场。”

  “新四大发明”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都是以云为底层技术的应用场景创新。借助云平台,可以迅速进入世界市场。例如借助云平台出海的共享单车企业ofo,在海外不需要建机房,几周时间就可以实现本地投放和运营。

  也正是意识到了“云”对于数字经济的重要意义,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去年底宣布了CloudFirst的国家战略,将云计算优先作为当地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动力,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和经济领域采用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完)

【编辑:李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