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机器会取代人?陈昌凤:人工智能推动信息传播更专业

2018年03月28日 23:24 来源:中新经纬 参与互动 

  机器会取代人?陈昌凤:人工智能推动信息传播更专业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28日电(贺陈慧)“智能算法改变了信息生产模式,信息传播因为智能算法的存在而逐渐转变成用户导向式,一场推动信息传播深度融合的变革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前进在进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 中新经纬李卿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 中新经纬李卿摄

  3月28日,在中国新闻社财经新媒体中新经纬主办的第五届财经V论坛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应用和产品的出现,不仅变革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给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带来影响。

  写稿机器人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一篇稿件,翻译宝可以让两个不同语系的人无障碍沟通,聊天机器人也让人们对“暖男大白”的期待不再遥远……陈昌凤提到,在传播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她进一步说道,比如写稿机器人,很多人担心普遍应用之后会抢掉媒体人的饭碗,但实际上这会推动信息传播往纵深方向发展。

  对数据做简单的信息整合,机器人确实能够胜出人类,“但智能化在新闻领域的应用还相当初级,多数机器人还处于有能而无智的状态,不具备价值判断的能力。”陈昌凤认为,新闻的专业性,信息整合是一方面,人类的价值判断是另一方面,而后者机器人写稿显然难以企及。

  包括陈昌凤在内的多位专家学者都提到,机器算法也有价值判断,但这是算法作者提前预设好的,不能用来衡量一切,《人民日报》就曾发表文章表示“算法不是王法”。

  在陈昌凤看来,新闻的价值判断除了基础的价值判断,还包括对重要性的认知,对美和丑的分辨,对正义和善良美德的坚守,对信念和信仰的追求等,她认为,这些是机器人目前都难以做到的。

  当机器开始挑战人的写作,受众需求个性化背后的专业化成为了人类战胜机器的唯一途径。陈昌凤此前曾在公开场合表示,2013年左右,《纽约时报》等媒体就开始尝试新闻的小众化,用专业的团队做针对某群人的专业频道,这种个性化、专业的信息是媒体长久存在的竞争力,也是消费者想要的。

  专业的内容出来之后,如何精准的传给感兴趣的人又是智能算法的优势。陈昌凤说,小众化信息要有深度、专业性,就是精准定位、精准服务。

  总结起来,陈昌凤说,在价值观方面,机器还无法替代人类,机器的智能算法缺乏像人脑一样丰富的价值观判断和选择,但机器的数据搜集能力和算法分析却可以帮助人们进行信息更精准、高效的传播。而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人类更智慧是一个长远话题。(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刘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