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海湟源县用小树苗让贫困山区实现“自我造血”

2018年06月26日 10: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青海湟源县用小树苗让贫困山区实现“自我造血”
    图为前沟村村民为树莓产业园里的树莓进行养护管理。 央姬卓玛 摄

  中新网青海湟源6月26日电 题:青海湟源县用小树苗让贫困山区实现“自我造血”

  作者央姬卓玛

  “2015年刚结对联点帮扶,光秃秃的山头就是大大的两个字‘贫瘠’,让人感到说不上的绝望。”25日,中新网记者跟随驻村第一书记赵雪彬走进前沟村,却是满山绿意,看不到一丝土色。

  前沟村,位于青海省湟源县城西的申中乡,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仅2746.6亩,属于“半浅半脑山”,即,水资源不充足,且只有很少一部分农作物能生长。

  2015年前,这里的村民还在以传统单一的耕作模式“靠天吃饭”。但是年均500毫米的降水量,让这里贫瘠的不只是土地,还有35户114名村民。

  52岁村民李生林双腿有残疾,他告诉记者,家里除了80岁的老父母再无他人,本以为自家的田地就要渐渐荒废,却没想到还可以靠着租金赚钱。“现在家里的土地租去种树莓,除了1年2500元的租金,据说树莓后期收益的30%都归我们自己,对我们这一家而言,不仅仅是‘脱贫’,我们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山上种着云杉苗,已经销售出去3.8万余株,收入10万多元。山下的树莓,不仅能加工、出售,还可以作为农家乐的亮点吸引游客。”赵雪彬介绍,除了苗木种植、药材种植、树莓种植等一系列特色产业带来了8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各种“林家乐”也正在前沟村兴起,“前沟村现在是有山、有水、还有树,紧靠环青海湖的大旅游圈,7月份,树莓也马上就要结果子了,这些都是旅游资源,是新的‘造血器官’。”

  3年来,前沟村的绿色面积正在逐步扩大,为保护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应运而生的生态护林员等“新工种”也被列入贫困户增收的新选择,申中乡党委书记晁沐告诉记者,这些贫困家庭的青壮年也会在平时做护林员或是树莓管理员来增收。

  “我在这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村民们能摆脱贫困,更是为了让他们懂得如何长久且幸福的生活,保护好了绿色资源,就等于给这片土地装上造血器官,让生态财富绵延不断,流入每个‘血脉’。”赵雪彬说。

  据统计,2017年湟源县共有14个村达脱贫退出到标准,17个村贫困发生率为0,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了8个百分点。(完)

【编辑:孙静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