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华大

2018年07月10日 15:09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华大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建辉

  近日,华大基因集团(以下简称“华大”)因被人举报研发费用降低,专利技术无更新、借小镇模式搞房地产等问题成了“网红”。受该消息影响,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大基因股价一路下挫,跌破百元,市值几乎腰斩。

  市场上的种种传闻是真实的吗?近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走进华大集团,一探究竟。

  华大还做科研吗

  华大集团2015年至2017年研发投入约25亿元,发表论文1055篇,专利累计申请量为2182件,专利累计授权量为647件。上市的华大基因是集团下属的最大子公司,不是集团科研的主力,主要从事基因检测等医学服务业务。提供服务自然有销售费用,这就是其年报上会出现知识产权原值变化不大、营收占比近20%的原因

  在华大集团总部7楼的华大博物馆有一面“论文墙”,上面展示了其在《科学》《自然》《细胞》等世界顶尖科研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指着这面墙,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朱岩梅如数家珍:1999年以来,华大发表论文2513篇,在世界顶尖科研期刊上发表论文368篇。“国内非常‘牛’的高校,一年能有几篇就很了不起了。”朱岩梅补充道。

  “华大人论文发太多曾让深圳市领导‘受不了’。”朱岩梅吊起了记者的胃口,原来华大落户深圳之初,曾许诺5年内在《自然》《科学》等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10篇文章。彼时,深圳还从未有人或机构在生命科学领域发表如此多这种分量的文章,所以深圳市领导承诺,每篇给予100万元的奖励。截至2011年,华大发表的顶级期刊论文数量超越了整个珠三角地区过去100年的总和。由于数量太多,深圳市政府决定不再继续这项奖励,改由市领导亲自下厨,做一顿红烧肉犒劳华大科研人员。

  “华大近两年有科研产出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朱岩梅一脸愕然,“当然有。你一定是看到网上说我们知识产权原值没变的议论了”。

  “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上市的华大基因只是华大集团的一个子公司,集团还包括研究院、学院、学术期刊GigaScience、智造(测序仪研制)、农业、司法、健康等板块。”

  朱岩梅递给记者一张华大集团的科研投入产出情况汇总表。表上显示,华大集团2015年至2017年研发投入约25亿元,发表论文1055篇,专利累计申请量为2182件,专利累计授权量为647件。

  华大基因于今年5月份发布自主研发的国产FPGA基因分析加速器MegaBOLT,极大降低了基因测序数据的分析时间,100G个碱基对全基因组分析时间从几天缩短至2小时,6G个碱基对全外显子组分析只需10分钟,效率比传统加速方法提升16倍至20倍,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像这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因组研究工作,在华大不足20年的成长历程中还有许多。比如,参与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独立完成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炎黄一号”)、水稻基因组计划、大熊猫基因组计划等。正是这些研究奠定了中国在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中的国际领先地位。正如英国一位国立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曾对我国科技部一位负责人所说的,“我们早已不是华大的竞争对手,顶多只是他们的合作者”。

  毋庸讳言,华大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支被称为“梦之队”的人才队伍。华大不仅有以汪建、杨焕明、徐讯等为代表的科学家,蜚声国际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也有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的张国捷、侯勇、刘心、朱师达、沈玥等几十位青年科学家,他们均被业界公认为该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更有上千名在国际国内基因组测序项目实战中锻炼成长的科研中坚;还有华大基因学院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培养的逾千名本、硕、博毕业生。

  “上市的华大基因是集团下属的最大子公司,不是集团科研的主力,主要从事基因检测等医学服务业务。提供服务自然有销售费用,这就是其年报上会出现知识产权原值变化不大、营收占比近20%的原因。”朱岩梅进一步解释说。

  华大有核心技术吗

  投资数十亿元研发生产的测序仪已经成为华大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全球只有中美两国的3家公司可量产临床级别测序仪。如今,华大又与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了很多意义重大的科研项目,如“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等,集团旗下各子公司也发展迅猛

  对基因组学研究来说,测序仪的重要性有如咽喉之于人体。

  实际上,前些年华大也曾在技术上严重依赖国外测序仪生产公司。2010年,营收仅10亿元的华大花费5.5亿元购买了128台测序仪和部分试剂耗材,准备在测序服务市场大干一场。但是,该测序仪公司提出了天价保修合同、大幅提高试剂价格等一系列遏制条款,极大阻碍了华大的发展。

  痛定思痛,华大决定从根本上解决测序仪问题。恰巧当时,美国基因测序公司(简称“CG”)因竞争对手打压,收益不佳,华大迎来收购机遇。2013年春节,华大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对CG公司的全资收购。

  经过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华大集团旗下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相继推出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测序系统,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过行业平均水平,4款测序仪获得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BGISEQ—500型测序仪获得欧盟医疗器械CE认证,这意味着中国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测序仪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据华大基因集团董事长汪建介绍,投资数十亿元研发生产的测序仪已经成为华大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全球只有中美两国的3家公司可量产临床级别测序仪。华大智造已经完成超过800台测序仪交付装机,不仅可满足华大自用需求,还有三分之一装备国内其他测序机构。华大测序仪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生命科学仪器设备国产化和自主化方面实现突破,同时使人类基因组全测序的价格大幅下降。“当然,华大测序仪与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些差距,我们正在努力追赶。”汪建说。

  “大规模的基因测序可以得到海量数据,从而发现更多有意义的课题,进而揭示更多科学发现。”汪建告诉记者,近年来,华大整合了多个重要数据库,自主开发高效算法,建立基因组数据分析云计算平台BGI—Online,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核心技术。如今,华大又与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了很多意义重大的科研项目,如“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等。

  对于有观点认为,华大大规模、工厂化的基因测序堪称“基因界的富士康”的说法,华大研究院母婴研究所副所长、博士金鑫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测序能力是核心工具与基础,据此展开的大数据研究与应用转化可带来价值的跃升,为基础研究与精准医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差异很微小,这种“小异”很可能反映的就是个体病变。“‘小异’不经过百万样本量级以上的大数据分析是很难精确捕捉到的。比如,我们通过100万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发现,有极个别孕妇指标与正常值稍有不同。再通过进一步检测和比对,我们认为母体存在患肿瘤的可能。”金鑫告诉记者,台湾北部医学中心曾依据华大的检测反馈,对一位指标异常孕妇进一步检查,确诊母体患有恶性无性细胞瘤。好在胎儿正常,医学中心于是采取孕期干预,待其顺利分娩后实施治疗,最后母子平安。

  不仅仅是华大研究院,华大旗下的各子公司正依托大数据各显其长:华大农业成功培育出性状更优的谷子、青山羊、藏香猪、杂交鲟鱼、金线鲃、青虾等多个自主品种;华大司法致力于精准司法鉴定,是司法部批准成立的首家第三方鉴定机构。

  华大仅仅是一家企业吗

  华大方面认为,自己不是一家完全意义上的企业,而是一家“以国事为家事”的民营机构,定位与初心始终是造福人类、引领发展。还有观点把华大定义为新型社会组织,它能够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过去由公共部门承担的社会目标,而非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因而是企业的“进化版”

  在深圳大鹏新区有一座白色阶梯状建筑,这就是始建于2011年的国家基因库。

  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任、华大农业集团董事长梅永红告诉记者,目前,世界上有4个公认成型的基因库,分别在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其中,深圳国家基因库是世界最大的综合性基因库,数据量最大且功能最完备,不仅保存了生物学研究产生的数据,还保存了许多生物资源样本和生物活体,并具有自主产生数据和基因编写的能力。

  “在生命经济时代,深圳国家基因库是真正的‘国库’,比银行的金库还要宝贵。深圳国家基因库由华大和有关部门分别投资4亿元建成,华大每年还要投入1亿元运营费用。其他3个基因库都是政府全资的,但效率和发展速度远不及我们。”梅永红说。

  “华大作为企业,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资金和人力参与基因库建设?”面对记者的提问,汪建表示:“华大不是一家完全意义上的企业,而是一家‘以国事为家事’的民营机构,定位与初心始终是造福人类、引领发展。所以,华大人愿意主动申请承担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任务;愿意费心费力建设运营国家基因库;愿意在2003年非典肆虐时,将自己率先研发的价值过亿元的30万人份非典诊断试剂盒无偿捐献,并在全球公布非典试剂盒技术;愿意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免费为泰国遇难者鉴定逾千份DNA样本;愿意在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捐赠首批10万人份诊断试剂;愿意在罕见病领域为先天性黑蒙患者提供免费基因检测,为全球重症地中海贫血患儿永久免费提供高分辨率配型……”

  一直以来,关于华大究竟是什么性质的机构这个问题颇引社会各界争论。华大常被认为是“四不像”,因为它既运营着国家基因库这样的非营利机构,又拥有市值几百亿元的上市公司,既有世界基因组学研究领先的研究院,也有国际化的基因学院。这次,汪建的回应给出了这些问题的最终答案。

  此外,还有人把华大定义为新型社会组织,是企业的“进化版”。这种新型社会组织的存在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公众福利,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实现过去由公共部门承担的社会目标,而非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

  的确,华大自成立伊始就为自己定下了“军规”:“所有项目先看能不能造福人类,能够造福人类的项目先上;不能的话,看能不能改变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能的话也可以凑合上。这两个标准都不符合,那就‘枪毙’。”基于这一思路,20年来,华大推出了一批技术成熟且需求迫切的基因检测服务,如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宫颈癌筛查等,助力每个家庭远离唐氏综合征、遗传性耳聋、遗传性代谢病等与基因相关的出生缺陷,让妇女远离宫颈癌、乳腺癌等。

  目前,华大正在与一些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探索“低成本、大人群、全覆盖”的民生服务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华大还努力参与生命健康小镇建设。“华大不参与房地产项目的建设与开发,更不会凭借房地产营利,我们只参与小镇健康产业功能项目运营及科研与技术支撑。”朱岩梅说。

【编辑:董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