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贵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关检融合统一申报培训会在黔举行

2018年07月18日 17: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国(贵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关检融合统一申报培训会在黔举行
    中国(贵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关检融合统一申报培训会在贵阳举行。 张伟 摄

  中新网贵阳7月18日电 (记者 张伟)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贵阳海关联合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共同举办的关检融合整合申报项目培训暨2018年中国(贵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培训会18日在贵阳举行。

  会议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关于做好“单一窗口”关检融合统一申报培训宣传工作的通知》(国岸函〔2018〕101号)文件精神,推进通关一体化、贸易便利化改革。

  “单一窗口”,是各国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普遍做法,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作为联合国推进全球贸易便利化战略的核心措施,已被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引进。2017年2月22日,WTO《贸易便利化协定》正式生效,作为协定签订国之一,中国承诺在两年内建成符合国际“单一窗口”建设标准、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单一窗口”。通过标准化数据实现一次申报、一个平台、一次性处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当前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口岸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形势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贵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关检融合统一申报培训会在贵阳举行。 张伟 摄
中国(贵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关检融合统一申报培训会在贵阳举行。 张伟 摄

  会上,贵阳海关传达了海关总署下发的《全国通过一体化关检业务全面融合框架方案》(署改发〔2018〕82号)文件,按照机构改革有关方案,原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全部整合融入海关业务,关检业务全面融合改革全面推行。

  作为目前企业货物报关报检的主要服务平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报关报检业务也将同步进行整合改革,在现有基础上,将原报关报检单共计229个申报录入项减少到105个,并推出“单一窗口”关检融合统一申报系统,计划于7月20日测试上线,8月1日正式上线。届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将取消出入境报检单,报关报检业务将合并为报关单,并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关检融合统一申报系统进行申报办理。

  贵州省商务厅副厅长黄筑筠表示,中国(贵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设,对于优化口岸管理和服务、加快转变职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有关政策的引导下,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对贵州省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外贸稳定发展有积极作用。

  黄筑筠说,下一步,贵州省将进一步扩大企业试点范围,拓展新的功能应用种类,以全面上量、全面覆盖为目标,抓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设运行,全力打造现代化口岸电子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会议期间,贵州省政府口岸办公室、贵阳海关有关专家和负责同志分别就关检融合统一申报、企业资质申请、原产地申请、机电产品许可证申请、加工贸易和新一代税费电子支付等功能应用进行了系统、详细的操作实务讲解。各参会企业在现场提出了许多问题、意见和建议,专家们也热情耐心地对提问者进行了答疑解惑。

  按照国务院、海关总署和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关于推广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有关决策部署,贵州省作为全国第二批试点地区,于2017年7月完成集成接入和试点部署,并纳入全省口岸建设、助推外贸发展的重要工作,已成功试点运行近1年时间。

  截至2018年7月16日,贵州已开通企业资质申报、货物申报、原产地申报、许可证申请、空运舱单申报、海关税费支付和查询统计等7项基本功能,累计完成各类业务19584票,其中报关13851票,报检4320票,空运舱单665票,企业资质办理308个,原产地证295个,机电许可证申领48个,税费支付28票,野生动植物5票,报关报检及空运舱单业务同期覆盖率均已达到90%。

  下一步,贵州省将开通出口退税等功能,并探索开发符合本地实际、便利企业业务开展的更多特色应用服务。(完)

【编辑:张楷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