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全国专家齐聚青海 为藏区青稞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18年09月28日 14: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全国专家齐聚青海为藏区青稞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图为专家讲坛现场。 李隽 摄

  中新网西宁9月28日电 (李隽)“我国大麦青稞需求量巨大,每年进口上千万吨,但国内生产规模不断萎缩,产业发展面临双重压力。”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作物协会大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京在青稞产业发展讲坛发言时说。

图为与会嘉宾聆听专家演讲。 李隽 摄
图为与会嘉宾聆听专家演讲。 李隽 摄

  当日,2018中国青海青稞产业发展专家讲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来自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的科学家及30余位青稞产业专家学者齐聚青海,为中国藏区青稞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张京表示,大麦青稞是中国藏区民众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粮,已经从传统的以籽粒生产为主,逐步向籽粒+绿苗+青饲+青贮+干草等多用途生产转变。但由于与小麦等享有国家政策性补贴的同季作物相比,青稞的生产种植的比较优势显著降低。同时,与国外进口相比,青稞存在生产成本高和较大的市场价格劣势。

图为与会嘉宾认真听取专家演讲。 李隽 摄
图为与会嘉宾认真听取专家演讲。 李隽 摄

  “因此,需要生产高度抗病和抗逆性超强的多元专用品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单位面积收益,开发适合大众口味的新型食饮品及加工技术,提高食用消费,解开高原高寒山区农牧民增产不增收的困局。”张京说。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迟德钊介绍,青海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生产条件,培育形成多个系列的优良品种群,适应类型囊括了青海省各青稞生态区。全省青稞良种化率达到了96%。

图为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迟德钊正在发言。 李隽 摄
图为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迟德钊正在发言。 李隽 摄

  “未来,青稞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青稞加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为突破,成立跨行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青稞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为推动青稞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支撑。”迟德钊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兼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主任王凤忠表示,中国青稞制品行业正迎来消费升级增涨机会,所以要开展青稞对人体功能效果评价的相关研究,从而提高消费者对青稞食品健康功能活性的认识,进一步提升青稞产品的市场定位。(完)

【编辑:姜贞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