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海海东:挖掘河湟文化 发展乡村旅游

2018年10月25日 19: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青海海东:挖掘河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
    图为海东市乡村旅游现场观摩暨发展大会现场 鲁丹阳 摄

  中新网青海海东10月25日电 (鲁丹阳)青海省海东市作为河湟文明的发祥地,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24日至25日召开的海东市乡村旅游现场观摩暨发展大会上,海东市各县区相互交流、共谋发展。

  从湟水谷地到祁连山北麓,一路走来,民和官亭镇、乐都卯寨旅游示范点、互助小庄土族民俗村、油嘴湾花海等乡村旅游项目,使海东市乡村游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

图为正在化隆县本康沟乡村旅游点散步的村民 鲁丹阳 摄
图为正在化隆县本康沟乡村旅游点散步的村民 鲁丹阳 摄

  据海东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16年,海东累计接待旅游人数4310.1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4.53亿元。其中乡村旅游人数占总游客数量的二分之一,乡村旅游总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全市乡村旅游市场呈现火爆态势。

  在初步建成的全市乡村旅游重点项目本康沟乡村旅游点记者看到,本康沟乡村旅游点依山而建、依山傍水,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广场上围满了观看演出的村民们,一旁的亭子下聚集了五、六个村民在表演着青海民歌“花儿”,观光台、连心桥和木栈道上往来的人群也是络绎不绝。

图为化隆县本康沟乡村旅游点一角 鲁丹阳 摄
图为化隆县本康沟乡村旅游点一角 鲁丹阳 摄

  各区县政府围绕重点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目标、具体措施、进展完成情况、周边环境整治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思想措施进行了交流发言。并对乐都区瞿昙寺药草台滑雪场乡村旅游示范点、循化县红光村红色旅游示范点、化隆县安达其哈村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六个乡村旅游示范点进行了奖补。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东市委书记鸟成云在会上指出,当前,旅游业正面临一场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的深刻变革,而乡村旅游业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要求我们必须高点站位、审时度势,坚持以前瞻性的思维谋划未来、以清晰的头脑审视自身,跳出海东、站在全省、放眼全国来把握乡村旅游新趋势、新变化,破解发展难题、接续发展动力。

图为化隆县安达其哈花海 鲁丹阳 摄
图为化隆县安达其哈花海 鲁丹阳 摄

  “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对于统筹海东城乡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精准扶贫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鸟成云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海东市拥有乡村旅游接待点840家,其中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376家,乡村旅游总收入达9.65亿元,带动就业人数1.5万人。乡村旅游已成为全市旅游经济新亮点,通过以“景区带村”“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在乡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带动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图为循化县红光村红色旅游示范点 鲁丹阳 摄
图为循化县红光村红色旅游示范点 鲁丹阳 摄

  未来,海东市将以“明确发展定位、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健全产业要素、优化服务品质、加大营销力度、强化行业管理”等八大发展战略,通过“景区带动+依托生态环境+文化古村古镇+乡村特色产业+田园综合体”的五大发展模式,从而形成依托海东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资源开发潜力,结合全域旅游发展结构,“十字构架、六区共振、一环串接”的海东乡村旅游空间格局。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循化县撒拉水镇 鲁丹阳 摄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循化县撒拉水镇 鲁丹阳 摄

  预计到2019年,海东市基本形成全域乡村旅游大发展的格局,到2020年,全面形成乡村旅游品牌化发展格局。(完)

【编辑:陈海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