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白马不死,熊市不止?今天茅台跌停了……

2018年10月29日 22:54 来源:国是直通车 参与互动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今日,白马股集体下跌,连贵州茅台都未能幸免。

  “业界标杆”贵州茅台今早开盘后,迎来了自己的首个一字跌停,跌破600元(人民币,下同)大关,报549.09元,股价创2017年10月16日以来新低,市值蒸发近900亿元。

  五粮液、洋河股份、古井贡酒等紧随其后,开盘后难逃跌停的命运,白酒股整体上演跌停潮。

  都说“白马不死,熊市不止”,白马股作为长期绩优、回报率高的股票,市场有观点认为,此轮下跌正是A股见底的信号。

  对此监管层看法如何?从证监会的一则辟谣消息中可见一二。

  证监会今日首度回应市场传闻五只“国家队基金”已清盘的消息:有关报道存在曲解,事实是相关机构持有的股票不但没有减持,反而有所增加。

  这也意味着救市基金还在,维稳股市的任务还未完成。难道A股的大底还没到?

  白酒股下跌原因何在?

  本轮白马股集体下跌,白酒股成为下跌的重点板块。

  申万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白酒股下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与其业绩未达预期有关。

  作为曾经的A股股王,贵州茅台市值一度突破万亿,然而其最新披露的业绩增速却出现回落。28日晚,贵州茅台公告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为89.7亿元,同比增长2.7%,仅为个位数增长。

  与之相对的是,贵州茅台2017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速则达到了115.88%。

  同样于28日晚披露三季度报的还有五粮液。今年第三季度,五粮液虽然实现净利润23.84亿元,但同比增速仅为19.61%,远低于2017年的64.12%。

  其二,市场对下半年消费市场的预期较为消极,白酒类股票易受到持股机构的抛售。“目前整体消费市场前景预期不理想,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老百姓消费能力也可能出现一定下降,持股机构也就相应比较谨慎。”桂浩明说。

  其三,桂浩明判断,白酒板块经过大幅上涨,股价一直处于高位,按照其生产周期,此时需要经历一定的调整。

  桂浩明说:“部分酒类上市企业已经经历过业绩爆发,按照其本身的生产周期,它到了一个需要‘歇口气’的时期。其股价长期处于高位阶段,市场听惯了利好消息,一旦有利空消息出来,往往会迅速掉头。”

  另外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师对国是直通车说,白酒股经过大幅上涨,估值已不占优势,此前的股价存在投机、炒作成分,泡沫化程度较大,目前正在面临市场的正常调整。

  以贵州茅台为例,贵州茅台目前的动态市盈率超过25倍,最高时期的市值甚至占到贵州省全省GDP的八成。

  “随着其股价的回调,白酒股坚挺的股价需要经受更多考验。”这位证券分析师说:“目前看来,对茅台股价的炒作算是到头了。”

  见底信号 各有说法

  白马不死,熊市不止。市场上有种说法认为,白马股下跌与指数见底有着密切关系。

  其中,一则显示白酒股票与上证指数关系的数据正在坊间传播。2005年5月,交通运输、白酒补跌,6月6日上证指数迎来998点的市场底;2008年7月农林牧渔、白酒、医药股补跌,10月沪指迎来1664点的市场底;2012年11月白酒、电子股补跌,12月沪指迎来1949点的市场底部。

  如今白马股纷纷跳水,正是市场见底的信号?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用白马股下跌判断市场底部,缺少依据。“不能简单地用往年情况进行类比,当下的市场环境与当年不同,可以用白酒板块或白马股作为参考,但并不能作为判断的标准。”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则认为,市场的重心是以金融为代表的大型优质蓝筹股,在涨幅较大的股票回调之后,蓝筹股也会更加扎实,“这也可以说是市场见底的信号。”

  在桂浩明看来,判断市场是否到底,有三方面信息值得注意。“要有一定的增量资金入场,市场需要有相对稳定的预期,最重要的是经济形势需要稳中向好。三方面都具备,见底态势才会更加明朗。”

  李大霄则认为目前已有三大见底信号:其一,上证指数虽然目前还在2331点之上,但已经相对较低;其次,目前两市破净股已经达到440只;最后,受政策影响,目前有大量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政策见底的信号明显。

  据了解,日前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对允许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情形进行了补充,并简化了股份回购的决策程序。受此影响,截至10月25日,沪深两市已有263家公司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总数达到31亿股,回购总金额为207.3亿元。

  “这次政策见底的信号来得非常扎实,当然其效果只局限在被低估的优质蓝筹股身上。”李大霄说。(杨佳欣)

【编辑:岳川】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