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陕西自贸区构建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助力西部融入“一带一路”

2018年11月23日 16: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西安11月23日电 (记者 阿琳娜)“物流大通道的打通和陕西自贸区建设的推进,将助力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西安爱菊集团副总经理刘冬萌说,企业目前已形成了在哈萨克斯坦种植加工、到新疆阿拉山口集结、在西安销售的“一带一路”沿线产业布局。

  2017年4月,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陕西自贸区不断推进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探索构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新模式。

  “一带一路”建设让地处西北内陆的陕西站在了对外开放的前沿位置,该省依托区位优势,加快培育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

  刘冬萌对中欧班列“长安号”的运行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长安号”打通了公司从国外基地运送大宗粮油产品的通道,政府和多个部门的积极创新让效率提高,企业从中受益,也让中国民众可以吃到哈萨克斯坦的优质粮油产品,进口粮油产品的价格有所下调,今后将会把更多的涉农产品运回西安。

  “长安号”正在释放出强劲的牵引力。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孙艺民表示,目前有来自甘肃、宁夏、浙江等15个省份的货源在西安港集散分拨,丰富了西部省市资源配置方式,助推西部地区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此外,陕西创新“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推进建设“中欧”“中俄”“中韩”等国际合作园区,陕汽集团、隆基乐叶光伏、爱菊集团等陕西企业先后在俄罗斯、伊朗、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国设立生产基地、分销网络、物流园区。

  在推动经济交流合作的同时,陕西也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科教资源,借力自贸试验区的“东风”,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新模式。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职教联盟、“丝绸之路”文物考古中心等推动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

  “我们与陕西的多家博物馆合作,采集并保存了一万余件馆藏文物数字信息,汇总并形成了秦汉文化文物数字资源数据库。基于该资源库,已开发出两本图文大书和文创产品。”新丝路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琳说,借助高新技术搭建的资源库,可以让文物“活起来”,打破地理限制,推动交流合作。

  田琳表示,未来将发挥自贸区优势,搭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博物馆、文创机构、文化贸易机构的长效合作机制,继续深化与文博机构之间的合作,在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文物数字活动交流、文物衍生品开发合作等方面创新合作模式。并打造基于文物、文创产品数字化要素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创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新模式,构建具有陕西自贸特色的文博文创产业生态体系。

  随着陕西自贸区改革创新政策红利的释放,推动了营商环境的改善,激发了市场活力,陕西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吸引一批境内外企业落户自贸试验区。自揭牌至2018年9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市场主体27595家。(完)

【编辑:姜贞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