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贾平凹称电子版权战有建设性 类似事会越来越多

2011年01月12日 14:18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贾平凹 原名贾李平、贾平娃,陕西省商洛市人,中国当代作家。从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目前已出版的作品版本达300余种,包括长篇小说13种。代表作包括《废都》、《秦腔》、《高兴》等。《秦腔》获得茅盾文学奖。2011年出版新作《古炉》。

  《古炉》简介 经历过“文革”的人,不管在其中迫害过人或被人迫害过,只要人还活着,他必会有记忆。小说讲述了一个烧制瓷器的名叫古炉的村子里发生的“文革”故事:这个村子非常偏僻,村人擅长技工然而极度贫穷。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们使强用狠,争吵不休。作家细腻地描写了一个名叫狗尿苔的少年主人公,他从小被抱养,生活在古炉村,因人境逼仄,只得与动物、植物交流……

  (记者姜妍)尽管贾平凹最新长篇小说《古炉》的网络版权究竟归属谁家尚无定论,不过争议中的一方网易读书已经先行于10日下午上线了该书的收费阅读项目。而《古炉》的纸本书虽然做了发布会,目前却尚未在全国上架。

  收费阅读率先上线

  人文社和网易读书频道都各自宣称对《古炉》有网络版权,网易读书相关负责人称,自己获得了贾平凹方面的独家授权电子版权,去年与贾平凹签约时,贾曾经在短信里表示电子版权并未出售。“一般作家在签约时会只关注版税和起印,很少注意到后面一些条款,他应该是没有注意到合同后面提到了网络版权。”但该负责人称,在人文社与贾平凹的合同里,虽然也提到授予人文社网络版权,但是规定非常不明确,在咨询了网易法律顾问后,认为网易与贾平凹签署的七页合同没有问题。

  人文社声明拥有版权

  对于网易的做法,人文社很快做出反应,发声明称,该社于2008年12月与贾平凹签约,拥有《古炉》中文本的专有出版权,并在合同有效期内拥有该作品的数字化制品及网络版的版权。“自合同签署之日起,我社迄今未将数字化制品及网络版的版权授予任何公司或个人。因此,任何公司或个人未经我社授权擅自将《古炉》电子版公布,或因此行为获得经济利益,都是侵犯我社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对此,我社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律师:协议是否有排他性是核心

  中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穆晓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类问题应以合同条款为讨论准则,目前在没有看到具体签约合同前的讨论,是有不准确性的。他说,目前该事件,作者本人会有一点点问题,在签约时应该与前后签约对象澄清是否为独家授权。其次,人文社在签约时,要看是不是排他性质,如果没有注明的话,作者有权另外转售。但作家在签约给人文社后,已经不拥有全部权利,如果再签给网易是独家,也有责任。

  记者了解到,目前《古炉》虽然已经在订货会上做了首发式,但是全国还没完全铺货到位。也就是说,电子收费阅读的下载已经走在了纸质书发行之前。

  ■ 对话贾平凹

  老革命遇见新问题

  谈风波 以后类似矛盾会越来越多

  新京报:这次关于电子版权的风波,是不是出乎意料?

  贾平凹:后来想为什么大家对这个都感兴趣,因为以前都没有过这个事情。这恐怕是传统作家几十年第一次有这种事情。以前大家都没有这种概念,它是年轻作家或者网络作家在网上写东西。签合同的时候就不会仔细看,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出了以后,出版社害怕影响销售。但是我个人觉得,各方面都有读者群,也有交叉,但还是两个阅读群。

  新京报:这算是你的偶然试水吗?

  贾平凹:这不是试的,这是无奈的,突然的,没办法。这属于老革命遇见新问题了。以前没有遇见这个问题,所以牵扯到,以后再签合同,起码我估计,得把那一条好好看一下。以前可能也有,但是一般都不看,一般都看,版税多少,印数多少,就完了。

  新京报:你个人以后会更谨慎吧?

  贾平凹:还是不了解那方面吧。但是从里面也反映,目前这种现实,纸质书发行和电子书发行,产生了矛盾。我估计从此以后,这个矛盾就会越来越多吧。这个有建设性,第一次发生这个事情。

  谈新作 狗尿苔身上有一半我自己的经验

  新京报:你们这辈作家都写“文革”,很多人早就写了。

  贾平凹:其实早年中短篇也写过“文革”,但是都是片段性的,或者另一个角度,没有面对“文革”来写的。其实我自己以前也有好多短篇,但是都没有正面来说这个事情。那个时候是作为批判声讨的对象来写的。

  新京报:有些人不满意谈“文革”却不带反思不带忏悔不带批判,你怎么看?

  贾平凹:那一种东西不是小说,都是言论,我后记里也提到,自己也参与了。那个时候每个人都在运动中,每个人不管日子过得好的,不好的,都进去了。我是属于日子过得不好的,在里面跑着,小孩就是看热闹,在里面玩着。不上课了,跟着大人跑。小说里面写到好多,狗尿苔那个人,做了好多好事,也做了好多不好的事。你说的是理论文章,不是小说。在“文革”里,不管是日子好的,日子不好的,都应该来反思这些东西。

  新京报:你曾经提到过,狗尿苔身上有你的影子,小说里狗尿苔因为出身不好,他也是努力讨好别人。你自己当时是不是。

  贾平凹:有一半是我的经验在里头,但小说是小说,早期家里还没有那个事情,开始还是看热闹,后来自己就不行了。

  新京报:或者“文革”里并不仅仅是斗争?

  贾平凹:对,你看我小说里很少写那个,那只是一个现象吧。各有各的闹法,内在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就是人心的问题,“文革”是一个平台,没有“文革”,在别的事件里可能也发生这样的问题。要正视人心的东西,回顾历史就是面对现实么。

  谈创作 还是最擅长写农村

  新京报:这本书和你的收藏有关系吗?

  贾平凹:这里面没写到收藏,只是烧瓷,借用了陕西一个专门烧瓷的地方,借用了人家好多材料。那个村子里到处都是瓷器,但是那个地方现在只会做盆子、碗、缸那些传统的东西了。

  新京报:书封里的CHINA,除了瓷器也指中国?

  贾平凹:对,暗藏了一些东西,隐喻,象征的东西。

  新京报:你反复提到人性和人与人的关系,为什么?

  贾平凹:小说主要关注人,小说毕竟不是政治,也不是争论,也不是写报告。

  新京报:从《高兴》到《古炉》,你还是更擅长书写农村?

  贾平凹:还是擅长乡下东西,城市里好多东西自己也不是特别感兴趣。

  新京报:但是你在城市里生活了很多年。

  贾平凹:也不是说在哪儿就要写哪儿,兴趣点还是不一样。

  新京报:你写那么多小说,你老家的人读过吗?

  贾平凹:一般都知道,家乡人,有些文化的应该都读过。但是一本书不是纯粹给一个地方来写的。如果那样就是报告文学了。

  谈轮回 这是目前最好的作品

  新京报:你小说节奏很慢,细节描写事无巨细,这好像和现在流行的创作方式不一样。

  贾平凹:不是说现在社会节奏快,就啥都快。这是一种写法,各有各的方法。

  新京报:我记得你说过,写到这部小说终于明白小说该怎么写了,但是可惜年龄见长。具体说说?

  贾平凹:这个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包括很多,构思、技巧,等等,我只能说,这部小说已经是我目前尽我能力写的最好的了,比以前的都好。

  新京报:小说里分季节在展开,从冬季开始,最后回到春季,为什么?

  贾平凹:巡回的东西,也是轮回,任何东西都是那样。也有一个轮回的意欲在里面。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姜妍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孙纯霞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