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专家论道"龙文化" 称龙与中国农业文化休戚相关

2012年02月23日 12: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濮阳2月23日电(记者 李贵刚)“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2月23日,是农历的二月初二,来自中国历史、哲学、考古等领域的专家在此间聚首“中华龙乡”河南省濮阳市,论道“龙文化”。他们表示,中国龙与中国农业文化休戚相关。

  1987年,“中华第一龙”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惊世出土,轰动海内外。此后,新石器时代龙形象的遗迹遗物在中国各地陆续又有一些发现,有关龙和龙文化的研究、探讨从未消停。濮阳因此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华龙乡”。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震中在此间表示,龙的问题众说纷纭,成了中国文化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从考古所发现的龙的形象和古文字中龙的形象以及相关的文献记载来看,龙与中国农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王震中举例说,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45号墓中,在墓主人身边的东侧置龙,西侧置虎的现象就不可能是图腾崇拜的反映。因为图腾,无论是个人图腾还是族图腾都是只取一个自然物或一种自然现象。

  故而,王震中推测,龙之所以成为中国上古重要的崇拜对象,不仅仅是因为它曾是大皡氏、共工氏等部落中的图腾,更主要的是它在中国农业文化中代表着春、生、雨、水,是一个极富有生命力和力量、变化多端的农业之神,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根据农业文化的需求,对龙赋予了越来越多的神性。

  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在场众多专家的支持和肯定。中国考古界知名专家刘庆柱也表示,龙是中国古代人们“创造”出来的,对龙的“本质”认识,只能遵循人类认识客体世界的规律,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是“农业经济”, “水”是农业的“命脉”,“龙”与“水”关系极为密切。

  刘庆柱称,在中国古代,以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对社会历史发展影响最大。而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两个地区的农业相比较而言,前者比后者更为“靠天吃饭”、更需要“龙”的“降水”。因此,“龙”出现在黄河中下游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濮阳西水坡的地理位置恰恰就在黄河下游,“龙”在这里最早出现也是必然的。

  那么,龙在现实生活中有何存在意义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希清则表示,龙是不仅是华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来延续不断的“龙文化”(包括天文、农业等所派生的各种各样“文化”)的重要“文化遗传基因”,更是中华民族、海内外华夏儿女们的精神支柱。(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