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电稿文件传阅中领导人署名画圈制度怎样形成的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4月12日 09:1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离开了延安,与陕北、山西之敌周旋,并指挥着全国各战场的战事,那是叶子龙他们收发电文最频繁忙碌的一段。叶子龙说:“那时期电文往来的确密集频繁,而且由于当时电报、文件发送的制度没有形成规范,还出现过一些小差错。然而也正因为发现了差错,我们设法防范,又建立了一些好的制度。”

  原来,自1947年下半年,随着战事的发展,解放区一天天扩大,巩固后方,对旧的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的工作日显紧迫。进入晋绥解放区的那段时期,整个战局趋于平稳,因此,毛泽东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土改问题。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土地法大纲》,明确宣布废除一切封建性和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平分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这对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巩固解放区,支援战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在此后不久,却产生了“左”的偏颇,中农的利益受到侵害,中小商业遭到破坏,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乱打乱杀的现象。

  这些问题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1948年2月,毛泽东亲自主持拟订了《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随即让新华社电台拍发全国各中央局、中央分局,要求各地认真讨论,并将意见迅速汇报中央。此后,毛泽东就等候关注着各地的反映。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