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名妓赛金花系“人造”:并非民间想象民族英雄(3)

2012年04月12日 17:03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赛金花与第三任丈夫魏斯炅的结婚照

  夏衍话剧《赛金花》幕后恩怨

  影后胡蝶有意在银幕上扮演赛金花,还想请赛本人也参与拍摄,赛表示她“极愿意上镜头”。有人建议著名导演郑正秋拍摄电影《赛金花》,但郑认为拍此片必须古装,成本太高负担不起。电影没拍成,同名话剧却在文艺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1935年,白色恐怖正盛,左翼剧作家夏衍在上海白俄公寓里躲了三个月。避难期间他创作了多幕话剧《赛金花》,借古讽今,抨击国民政府消极抗日。为了隐瞒身份,他的本名沈端先和过去的笔名都不能再用,便随手署了“夏衍”这个名字,取他的父亲沈雅言名字的谐音。他没有料到,剧本一炮而红,以后的人们都记住夏衍这个响亮的名字,而忘记他的本名。

  夏衍托人把剧本带到杭州再寄回上海,以掩饰行踪。1936年剧本发表在郑振铎的《文学》杂志,引发强烈反响,知名演员间甚至发生不可开交的争演事件:金山和赵丹争演李鸿章,王莹和蓝苹争演赛金花。夏衍左右为难,“出个了和稀泥的主意”:演员为成AB两组,金山和王莹演A角,赵丹和蓝苹演B角。赵丹为人随和,虽然自己很愿意也有把握演好李鸿章,但同意服从大局。蓝苹——也就是后来的江青,却不依不饶。王莹是电影圈有名的才女,能演又能写,很受夏衍和导演们青睐,蓝苹认为自己不比王莹差,坚决不答应演B角,找导演大闹一场不欢而散,最后搭档赵丹也只好退出。

  王莹和金山于1936年11月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演《赛金花》, 连续二十场,场场爆满,观众达三万人次以上。1937年初,《赛金花》在南京演出,剧中德国人审问一个洋务官员“会干些什么”,他惶恐地说:“奴才只会叩头,跟洋大人叩头!”并连连叩头。当时日军入侵,形势已十分危急,观众心领神会,哄堂大笑。台下主管国民党文化事业的张道藩当场怒斥:“怎么能这样演呢?”他的手下立刻响应往台上扔痰盂,剧场大乱。第二天当局就明令禁止了《赛金花》演出。

  不久,国民党中宣部部长邵力子在一次文化界大规模宴会上点评了这部戏,给禁演政策打了圆场。他说把“赛金花这女人描写得那么伟大也是过分的”,她以美色周旋,为洋兵办粮草,是“瓦全”的精神,而“我们的国家现在已到了什么地步?大家都已很明白……我以为《赛金花》自有其禁演的理由了,因为我们现在已不需要‘瓦全’,是宁愿‘玉碎’!”

  禁演风波算是告一段落,幕后恩怨却压抑了30多年。“文革”一开始,文化界就掀起“批判《赛金花》热”,夏衍被打倒,罪名之一是“为妓女树碑立传”,写了“为卖国投降主义效劳的大毒草”;1967年,王莹被打为“三十年代黑明星”、“美国特务”,关进秦城监狱,受尽折磨全身瘫痪,1974年死于狱中;金山1950年和周恩来养女孙维世结婚,1967年以“特嫌”罪名入狱,孙维世随后被捕死于狱中……

  死后被汉奸最后一次利用

  就在话剧《赛金花》红遍上海的时候,故事真正的女主角于1936年冬在北平凄凉死去。当时天气很冷,她没钱多加煤炭,抱着破被于子夜气绝。各界人士捐了棺材和丧葬费用。“出殡之日,虽雨后道路泥泞,但沿途摆设路祭者,络绎不绝。”

  陶然亭的和尚捐赠地皮一方,为赛金花建墓。据说她的故交请齐白石题了“赛金花之墓”,但20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整修陶然亭,将赛金花墓和墓碑迁走,不知所终,有人说在“文革”中墓和墓碑都被毁坏。

  现在到陶然亭公园,能够在慈悲庵陈列室寻到一些遗迹:一是刻在石碑上的《彩云图》,这是张大千1933年所绘之赛金花彩像,1937年镌刻入石。二是樊增祥的《彩云曲》石碑,1937年根据樊的手迹刻成。三是《赵灵飞之墓表》。1937年北平沦陷后,出任日伪北平公安局局长的潘毓桂跑到陶然亭,给赛金花立了这块碑,黑色大理石制,高约二米。碑文说她“媲美于汉之明妃和戎”,“汉祚赖以延续数百年”,“其功当时不尽知,而后世有知者”。寓意十分明显,借赛金花暗指自己当汉奸是深谋远虑良苦用心。曾多次访问赛金花的作者瑜寿写道:“这是赛氏毕生所遭遇的侮辱中的最后一次也是最大一次。”

  如何评价赛金花,争论了百年没有答案。可以肯定的是,赛金花并不是民间想像的民族英雄,夏衍甚至说她只是一个“以肉体博取敌人的欢心而苟延性命于乱世”的奴隶,但他同情赛金花,“因为在当时形形色色的奴隶里面,将她和那些能在庙堂上讲话的人们比较起来,她多少还保留着一点人性”。

  生前身后,家国恩怨、政坛风云围绕着赛金花纠缠,表面上她是耀眼的女主角,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她只是历史舞台上一个任人摆布的演员,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需要,被塑造成不同的角色。她曾对魏斯炅感叹,台上都把我演成花旦,可我自幼卖笑为生,颠沛流离,是个苦命的人,应该是青衣。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