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抗战老兵谈富家子恶行:放弃锦衣玉食才能成气候

2012年05月25日 10:1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我的生命是战友给的,我要记录这些无名英雄的事迹。”近日,广州军区原副政委刘新增中将先后向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和市第二中学赠送了他的作品《诚挚人——我和我的战友们》,并出席了两个学校的学生活动。已是82岁高龄的刘新增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么做是希望能够用自己以及战友的经历来激励年轻一代。

  《诚挚人生——我和我的战友们》上、下两册共60余万字,生动地再现了刘新增中将和他的战友们勇于牺牲、英勇奋战的感人事迹。

  “我没死是因为很多战友冒死救了我”

  南方日报:我拜读了您《诚挚人生——我和我的战友们》,60多万字,我被其中很多事迹所感动。是什么让您萌发了写这本书的念头?

  刘新增:我13岁当兵,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从一个小孩成长为一名将军,离不开党、领导、战友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战争年代,无数将士战死沙场,我之所以没死掉,是因为很多战友冒死保护了我。我是怀着感恩之情去写这本书的。

  另外,我的战友们虽没有扬名万世的大英雄,但他们凡作战必英勇,为了新中国、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无私奉献。这些无名英雄的事迹需要让世人知道。

  南方日报: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动笔写的?

  刘新增:1999年,断断续续写了11年。

  南方日报:当年您是69岁,书成之日,您已达耄耋之年。如此高龄写这本书,是否有抢救历史的使命感?

  刘新增:的确如此。60多万字,讲述了很多故事。我又不是电脑,不可能记起所有的事,而且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可能有不同的记忆。所以,我就通过各种关系,一个一个找,去找那些老战友回忆过去,再现当年的点点滴滴。但打电话给老战友的亲属后,听到的往往是噩耗。这就让我充满了紧迫感,要尽快写完这本书。

  当然,写这本书最初的提议来自李德生将军。他是我的老首长,曾担任过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副主席,去年已经过世。

  南方日报:能否仔细讲讲?

  刘新增:1999年,我患重病,在广州抢救。当时李德生将军82岁,身体也不好。但得知我的病情后,马上从北京赶到广州来看我。他动员我说,老同志要把自己过去的经历写出来,留给后人,这也是对社会的贡献。当时,我说,我是一个大老粗,没写过书。他狠狠地把我批评了一顿。我接受批评,次年,身体稍有好转,于是开始动笔写书。

  其实,我想说,我这本书也是在纪念李德生同志。他就是一个诚挚的人:待人真诚、工作热情、打仗勇猛、富有智慧,爱兵如兄弟,对己极为严格。晚年他和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创办了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致力于推动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广受赞誉。

  “牺牲自己救战友是本能”

  南方日报:书中写了您很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的故事,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个?

  刘新增:在朝鲜战场上,我们负责攻打美军的一块阵地。冲锋的时候,美军一发炮弹落在我旁边。当时,旁边的通信员郭根松猛地扑到我身上。炮弹爆炸后,我挣扎着翻过郭根松的身体,他的头部已经肿得像一个面盆,几乎看不清五官。

  战争结束之后,我专门去了他家,看望他的父母。他母亲说,打仗就要死人,他不死,别人就会死。我告诉她,郭根松就是为我而死的。说后,我跪倒在地。

  南方日报: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可能很难理解战场上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炸弹来了,为什么他不躲开,而是本能地过来救你?

  刘新增:这就是战友情,这是经历生死的感情啊。因为感情深,我们为抢救一个战友能搭上几个人的生命。外人看来,可能认为这太不理性了,但这就是军人。

  南方日报:但是在现在的和平年代,一些人见义不为、对受伤求救的人熟视无睹。

  刘新增:虽然这是少数人的问题,但是对社会的影响的确是很大的。我们需要大力加强友爱、互助的精神。当然,在制度上加以保障,使好人得到好报,这样会使社会风气越来越好。

  “年轻人要有‘受罪’的勇气”

  南方日报:您这样的老英雄来参加学生们的教育活动,这无疑会鼓励很多学生。您认为在当今社会,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刘新增: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必须有良好的品德。从我几十年的人生经验来看,要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德、智、体一样都不能少,而最重要的就是“德”。

  目前,参加退队入团活动的学生大多数是14岁,这和我当年入伍、入党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他们比我更好。

  南方日报:近年,一些富家子弟的恶行引起社会哗然,您怎么看?

  刘新增:其实,很多家长都有一种心理,就是自己多受苦,挣钱,让子女享受更好的生活。但子女们不要因此觉得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劳动成果。

  了解我们党历史的人会知道,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不少是出身于较富裕的家庭,但是本可以锦衣玉食的他们背叛了家庭,出来“受罪”搞革命,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对于那些富家子弟来说,他们需要一些“背叛”的精神,主动放弃“锦衣玉食”,自力更生。完全依赖父母的人能成得了什么气候?

  南方日报记者 赵杨

  摄影:曾强

  ■链接

  刘新增中将:

  13岁参加革命 15岁入党

  刘新增,河南濮阳人,1930年9月出生。1943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大小战斗四百多次,转战了大半个中国。曾任广州军区副政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全国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