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收藏界丑闻无不因利益起 藏家应少做一夜暴富梦

2012年05月29日 09:0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每当我看到《寻宝》栏目中乌压压高举自家“宝贝”冲镜头热切欢呼的人群,总是五味杂陈。盛世收藏,老百姓有钱投资文化自然是好事,但是这趟子水实在太深,又有多少人能知晓背后涌动的暗流呢?

  《寻宝》的成功就是因为赶上了“全民收藏”的热潮。相比于北京卫视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广西卫视马未都主持的《收藏马未都》等关在门里坐而论道的节目,“接地气”的《寻宝》无疑拥有更庞大的群众基础。

  据估计,中国的收藏人群多达7000多万,和股民数大体相当。经历了几年“坑爹”的股市,遍体鳞伤的投资者发现了一路飘红的收藏市场。十几年前几千块的拍品,如今却能翻涨数倍,甚至数十倍。一夜暴富,还真不是黄粱美梦。

  既然带着投资的目的,大家就更关心手中的宝贝值多少钱。待专家们估价后,有人沮丧,有人欣喜。之前信誓旦旦称自己如何珍爱这件藏品,到头来证明只是爱这玩意能换来的票子。

  中国人讲“谈钱伤感情”。很多事情如果最后跟钱计较上了,那这感情算是玩完了。同样,如果收藏这种赏心乐事的文化活动,到头来都为了“变现”,那这收藏也算是彻底“变质”了。

  收藏界诸多“打眼”、“做局”之所以能屡试不爽,就是抓住了藏家急功近利的心态。看看一些常见的段子就知道了:很多人手中的赝品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什么家里受穷要变卖传家宝啦,什么哪个农民不识货把文物当猫食盆啦……这些烂得不能再烂的骗术屡屡得手,还不是击中了买家求利的软肋?

  收藏市场的各色丑闻也无一不因利益而起。天价西汉玉凳出自小作坊,故宫专家集体为假冒“金缕玉衣”打保票,徐悲鸿油画精品竟是美院学生习作……高端艺术品收藏市场尚且陷阱重重,遑论仿品泛滥的民间收藏市场了。花几百块钱请所谓专家开具个鉴定证书,赝品便“验明正身”,翻个数倍价格出手,甚至堂而皇之进入拍卖行交易。行贿者与贪腐者心照不宣,收藏变成洗钱。掺杂了过多经济利益的当代收藏市场已经变成一潭深不见底的黑水。

  借助全民收藏的狂热氛围,各地鉴宝类节目纷纷出炉,最多时超50个,良莠不齐。多数依然热衷为藏品估价,渲染各色捡漏传奇、暴富神话,没能向观众严肃地指出“收藏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最近曝出来的河南某鉴宝栏目炒作“干爹送宝”、美女当托的丑闻,足以让我们忧虑某些鉴宝节目已经失去底线。有些专家在节目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给自己藏品吆喝,也早不是新闻。如果媒体不能保持独立清醒,与混乱的收藏市场勾结谋利,那就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前段时间,国家文物局表示,将加强对媒体有关文物节目的管理,提倡宣传普及文物鉴赏知识类节目,限制文物估价类节目,禁止在节目中进行文物交易。

  但愿这是一个良好的转机。虽然全民收藏变质为投机有着更为复杂的经济社会原因,但通过媒体的合理引导,依然可以为此降降温,让更多的普通藏家能意识到投资风险,少做一夜暴富的迷梦。

  张远晴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