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金庸《鹿鼎记》取材真实事件:小人做大明史冤案

2012年06月29日 11:17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0)

  卑鄙小人做大的明史冤案

  金庸小说《鹿鼎记》中,写韦小宝押解扬州知府吴之荣来到庄家大屋,让庄家几十个寡妇报了灭门大仇。这个情节取材于一个真实事件,这就是发生在康熙年间的一件文字狱大案——“明史案”。

  英才早逝,老父为盲儿圆梦

  杭嘉湖平原上有个南浔镇,属浙江湖州。这座千年古镇既洋溢着江南水乡古镇诗画一般的神韵,又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此地自古文化昌盛,人才辈出,仅宋、明、清三代,就出了进士四十一名,自古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说。

  370年前,这南浔古镇出了一个小人物,叫庄廷鑨(long)。他聪颖过人,十五岁就成为贡生,进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北京国子监。贡生,是科举时代,从府、州、县的秀才中挑选出的成绩优异者,升入京城国子监读书的人,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所以叫贡生。可是很不幸,庄廷鑨19岁时身患重疾,两眼失明,成为盲人的庄廷鑨绝望地回到家乡南浔。

  庄廷鑨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同乡叫朱国祯,他是明朝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明熹宗的重要辅臣。朱国祯晚年遭奸党弹劾,辞官归隐家乡,专心文史。他悉心搜集大量史料,编撰出一部“明史”,但还没有付梓印刷就去世了,留下了尚需整理的一套稿本。此时明朝还未亡,因此这部“明史”并不完整。朱国祯死后,家道中落,其子孙不孝,卖完了家产,又卖朱国祯的这部书稿。

  庄廷鑨听说此事后,让父亲用一千两银子将书稿买下。一天,门客在给庄廷鑨读书稿的时候,他突然想:自己读了这么久的圣人之书,现在虽双目失明,但也不能枉过一生。他想到司马迁受宫刑写出了名垂千古的《史记》,又受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启发,既然左丘瞎了眼都能写出千秋史书,我为什么不能著书立说呢?庄廷鑨想,朱国祯这部不完整的书稿只要增删润色,修订补充,就可以刊行于世了,我庄廷鑨也就不白活一场。但他深知,凭自己的现状,独力增删修订是办不到的,而且朱国祯的书稿需要修订的地方还不少,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庄允城。

  庄允城也是贡生出身,他非常支持儿子的想法。父子俩经过商讨,向当地的18位名士发出聘书,邀请共同完成“明史”修撰大业,且报酬极为诱人,每千字“润笔费”为纹银三十两,一时间,名士纷至沓来。

  然而,上天好像知道这是一桩祸事一样,没等“明史”修编完稿,庄廷鑨又生了一场大病,于顺治十二年含恨去世。如果此时修史一事就此作罢,也许就没有后来牵连2000多人的“文字狱”了。但庄允城一心要完成儿子的“大业”,他放下了手中的生意,不吝钱财,继续致力于书稿的修订工作。庄廷鑨的岳父朱佑明也慷慨资助。庄允城还亲自跑到湖州,请在当地的声望和名气极高、当过南明礼部主事的李令皙作序。

  南明失败后,满怀救国热情的李令皙已经归乡隐居,而且也和庄廷鑨一样,双眼失明。李令皙得知是为新修撰的明史书稿作序,没有推辞,但没有亲自动笔,而是将这一任务交给了他的同学陶铸。陶铸没有推辞,慷慨激昂一挥而就,李令皙署上自己的名字后向庄允城交差。

  在庄允城的运筹下,经过一年多的操劳,一部全景描绘明朝始末的书籍问世。庄允城将儿子庄廷鑨列为总纂,自己列主刊,其他18位参编人员都榜上有名。书题为《明史辑略》,简称“明史”,内容上又增添了崇祯朝的史事。接着,庄允城请当地最好的刻工汤达甫、最好的印刷工李祥甫,在南浔镇北圆通庵开始刻板印刷。顺治十七年冬,《明史辑略》正式问世。共有一百余卷,堪称煌煌巨著。这时距庄廷鑨离世已经5年。《明史辑略》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广泛关注。庄允城虽日渐老迈,但见书籍最终大功告成,倍感欣慰,可以告慰爱子在天之灵。殊不料,一场弥天大祸正朝他而来。

  风波突起,庄允城金钱摆平

  最先发难的是列名《明史》参订的举人查继佐和贡生陆圻、范骧。这三人在江浙一带名气甚大,时人以与之结交为荣。庄允城在组织人员修订《明史》时,为了扩大书的影响,抬高书籍身价,有意邀请三人参与。但因三人行为乖僻,不与商人交往,就没有发出请柬,而是直接把他们的名字列入修订者名单,并刊印在书前的扉页上。

  三人发现这件事后,为了洁身自保,撇其干净,联合具呈向浙江按察司衙门检举此事。按察司衙门对此事带搭不理,说:“文章之事,不便存案。”几经辗转,便批转给湖州府学。湖州府学教谕赵君宋正闲着无聊,看到批文,即刻行动起来,从而真正揭开了这场文字惨祸的序幕。

  赵君宋到叶圣基开的书店买了一套《明史》,带回衙中审读。找出了几十条悖逆不道的文字。赵君宋如获至宝,即刻将之报送浙江学道胡尚衡。

  庄允城得知此事,虽然震惊,但没有惊惶失措。他一面上下行贿,央求浙江巡道张武烈责令赵君宋停止行为,一面赶紧派人去书店收回尚未卖出的《明史》,将其中存在悖逆语句的页码抽掉,找人补正,重新刊刻和装订,使之成为一部洁本,仍发往各地销售。同时,为避免再惹出此类麻烦,庄允城带着改版后的《明史》和大量金银,亲自进京拜访在北京通政司衙门主持工作的王元祚。王元祚当初在浙江任守道时与庄允城交谊颇深。庄委托王元祚分别转给礼部、都察院一部洁本《明史》,同时送给三衙门大把金银。通政司、礼部、都察院得到实惠,且书已被净化,就未加任何批驳。

  敲诈不成,卑鄙小人做大冤案

  然而,此时有两位刚从监狱里释放出来的人盯上了这本书,他们叫李廷枢和吴之荣。李廷枢,是江苏震泽人,清顺治三年进士,后谋得浙江督粮道职位,他利用手上权力,中饱私囊。吴之荣,江西抚州人,顺治七年任归安知县。此人善于钻营,心狠手辣,贪赃枉法。有意思的是,两人坐牢,还是他们自己“狗咬狗”,惊动了远在北京的多尔衮,于是将二人判处绞刑。李、吴二人在狱中花去大把银子,托人找关系,让绞刑一拖再拖,一直拖了6年也没有执行,到顺治十六年被赦出狱。经过一番折腾,两人共历患难,竟然尽弃前嫌,化敌为友,并结成儿女亲家。

  李廷枢出狱后,为还清被追缴的赃款,四处寻找发财良机。这时,他风闻庄家编“明史”一事,觉得机会来了。他花了六两银子从书店里买到一部《明史》,翻阅一遍,不禁心花怒放。但他深知自己如今无权无势,撼不动庄家,就想到亲家吴之荣。

  吴之荣出狱后也一直在为追缴赃款发愁。他见了《明史》后,认为可以敲庄家一笔竹杠了。于是,他先跑到南浔镇直接找到庄允城,探探庄允城的口气和底细。庄允城深知吴之荣的为人,又见他捧着《明史》,便知道来意。因为吴已被罢官,威风大不如前,再说自己的史书已通过三部堂审查,就没有吃他这一套。吴之荣碰了钉子,就实施他的第二方案:在杭州将这件事向将军松魁告发。松魁将案子移交给浙江巡抚朱昌祚,朱昌祚又把它交给了督学胡尚衡。这一次,庄允城层层疏通关节,又很快把事情摆平了。然后,对李吴抓住的那些犯忌章节词句进行了删改,又重新印刷。

  小人之恶是没有底线的。吴之荣又设法买了一本初刻本的《明史》,把所有犯忌的地方一一标示,然后跑到北京城去告发了。此时是康熙元年八月。到了北京的吴之荣,以《明史》一书仍奉明朝为正朔,不将大清放在眼里为由,告到了辅政大臣鳌拜的手上。

  鳌拜收到吴之荣的检举信后,立即指派刑部侍郎罗多即刻奔赴浙江调查此案,并指示严惩涉案人员。罗多不敢怠慢,到达湖州后,首先拘捕了庄允城和庄廷鑨岳父朱佑明,押至湖州巡抚衙门,打入死牢,等候发落。之后,罗多押解庄允城、朱佑明于是年十月抵京,交刑部审讯。这时庄允城因年老,经不住严刑拷问,不久便死于狱中。

  次年正月,鳌拜再派人赶赴杭州,会同浙江督抚按照初刻本《明史》所列人员名单,包括主编的、参订的、刻版的、印刷的、卖书的、买书的、作序的、审查的、谈论的等等,一律满门拘捕,关入大狱,集中会审。庄廷鑨的五个兄弟,无论与编书有没有关系一律逮捕,关入死牢。李令皙家七十多人被抓。经销《明史》的书商陆德儒,家中正在置办嫁女喜事,全家老小和迎新亲友无论男女均被逮捕。抓捕行动持续一个多月,包括到外地追捕。据记载,被抓人员达2000多人,大多关押在杭州驻防清军虎林军营内。

  兵营行刑,喊一个杀一个

  康熙二年五月廿六日,“庄廷鑨明史案”正式结案,所有被羁押的人在杭州集中宣判执行。这一天,在清兵虎林军营内,上千名囚犯集合在弼教坊广场上等候发落。宣判者的声音摄人心魄:“朱佑明(庄廷鑨的岳父),凌迟处死;庄廷钺(庄廷鑨的二弟),凌迟处死;李令皙(作序者),凌迟处死……”执刑的刽子手听到名字,随即将人押至刑场行刑。一时间,哀声遍地,血流成河。

  一些资料上讲,权臣鳌拜是这起“明史案”的罪魁,其实,鳌拜只不过是个执行者。康熙的圣旨明确了此案的惩处范围和力度。凡参与编书的、组织的、刻书的、装订的、印刷的、买卖的以及有书不上缴的,都必须处以死刑。各家财产全部没收。其男性家属凡年满十五岁以上的,都获死刑,为《明史》作序的李令皙宁死也不供出真正作序的陶铸,被判凌迟处死,其四个儿子被斩。

  庄廷鑨、庄允城父子虽已身死,也被掘墓剖棺戳尸。庄廷鑨的尸体被悬吊在杭州城北关城墙上示众三个月,后被寸磔,骨架被抛入护城河。

  一些只挂了名,并未参与写作的人也被判了死刑。有的都已经死了,尸体也被从棺材中挖出,肢解成三十六块。有一位叫张寯(同俊)的,参与了修订,案发前三年已经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当时已经70多岁了,也被捆绑押走,其家男女老小也一起锒铛入狱。更为冤枉的是,刻字工汤达甫、印刷工李祥甫,仅是为养家糊口,也惨遭屠戮。

  而案犯们的女性眷属都被绳子拴着,赶上停在江边的官船,发配东北宁古塔,给守边士兵为奴,永世不得赎回。

  很多官员也未能逃脱这场文字狱的劫难。湖州原任知府陈允命已经被罢官,在返乡途中得知风声日紧,知道在劫难逃,自缢于旅馆。结案时,其棺材被运回杭州,开棺磔尸,尸体被肢解成三十六块。其弟江宁县知县陈永赖,也同时被斩。上任刚半月的知府谭希闵被判绞刑。归安、乌程两县教谕赵君宋,以匿书不缴罪被处斩。杭州将军松奎、浙江巡抚朱昌祚以下所有官员,被革职查办。 □田继忠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