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北画家三十年画太行山人 逛集市观察人物

2012年09月20日 18:22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各位石家庄的朋友,如果最近你们去北京,不妨去国家博物馆看看庄里画家陈承齐的画展。

  《“迎着曙光”弘扬西柏坡精神陈承齐大型油画展》将于9月26日至10月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这也是河北省和石家庄首次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大型美术作品展。该展览由国家文化部艺术司、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厅和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展出陈承齐在30年间创作的132件油画、素描等作品。昨天下午接受记者专访时,66岁的陈承齐告诉记者:“我三十多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画画,我作品的主题就是西柏坡精神和太行山人。”

  记者:您的这次画展展出哪些作品?

  陈承齐:是我1981年到2012年间的作品,油画是25件,素描107幅。最大的作品《送儿打东洋》是3米5米,最小的素描仅十几厘米,凝聚了我30年的心血。这次画展主要是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抗战题材的《鬼子来了》、《不能忘记》等8幅作品,真正的艺术家要有责任心,作品应该传承历史;第二部分是《迎着曙光》、《运筹帷幄》等一系列作品,弘扬不畏强暴、谦虚谨慎、甘于奉献牺牲的西柏坡精神;第三部分是通过《渊源》、《晚春》等油画以及一百多幅素描表现太行山人生活场景。我是在国家博物馆办个人画展的首位河北画家,各个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省市领导数次联系,国家博物馆给了最好的档期和展厅。这次画展肯定了我的艺术成就,也是我个人几十年创作的总结。

  记者:您的作品很宏大,题材大且画幅也大,同时始终聚焦西柏坡和太行山人。

  陈承齐:1976年30岁的我到了西柏坡,有一年多我天天与西柏坡“厮守”——白天筹备建馆,晚上与老区百姓聊他们的故事。这一年我儿子出生,当时我只回了几天家,等到再回去孩子都能坐着了。不过那一年我收获特别大,一是认真读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文献资料,从此这个题材就留在我心里;再就是天天跟柏坡的乡亲们亲密接触,给他们画肖像时我就发现太行山农民特别上画,画下来也特别有油画味;另外我从小接触前苏联的写实主义,尤其喜欢列宾等人鸿篇巨制式的作品,从小就立志要画这样的作品,也为此一直苦练基本功。有了这三个条件,30年的努力画出了这一批作品。

  记者:有报道说您父亲认识徐悲鸿?

  陈承齐:我的父亲是中国第一代汽车工程师,当年徐悲鸿去云南写生时得到了父亲的帮助,后徐悲鸿赠送给我父亲的画作就挂在家里,小时候我经常临摹徐悲鸿的作品,这也对我走上美术之路有很大影响。

  记者:很多人好奇您的画笔为何对农民情有独钟?

  陈承齐:都说艺术家个性强,而且比较怪,我也挺各色,别人都爱干的,我就不愿意去,反而别人不干的,我倒想试试。你看现在还有几个油画家画农民?他们不画我去画。另外太行山人太可爱,在采风中我会跟当地人聊天,知道了很多他们的故事,在老区几乎每家都有人为革命牺牲。现在只要有时间我就开车带着老伴去山里,老伴愿意去赶集,我就观察人物,各取所需。这次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100多幅农民素描,就是我在平山、灵寿和赞皇等地搜集的。

  记者:有些学美术的青年人也想问问您成功的秘诀?

  陈承齐:这辈子我只做了一件事,从美院毕业就到石家庄画院,一直到现在都在画画,过得很单纯。每天干一点,积累下来就不得了,我每天早晨七点前就到画室,第一件事素描,虽然是练手,但一年365天下来就是很大的收获。曾经也想过出国,但去了国外发现还得回来,因为我创作的土壤没有了,那些有着褐色皮肤的太行山人找不到了,我的根还是在河北在石家庄。我同学不少在国外,每次去他们都好吃好喝地招待我,看样子也挺富裕,但我觉得他们过得不如我,精神上不如我富足,艺术上也在走下坡路。

  记者:搞艺术的人都喜欢用“痛并快乐着”形容自己,您呢?

  陈承齐:三十多年我从没休息过周末,双休日反而是最出活的一天,因为这时候最安静。我一年或一年多才能完成幅油画,其间痛苦的时候太多了,能连着几天睡不着吃不香。有时候画下来别人觉得不错,但自己还觉得不够好,就再次推倒重来。可以说满意的时候少,不满意的时候多。当然也有快乐的时候,有时在美术馆遇到来看我画展的市民,夸我画得不错就挺高兴。

  记者:您今后的创作方向还是一如既往吗?

  陈承齐:未来还是不改初衷,沿着太行山这条路走下去,这里有无穷无尽的素材。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