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科院40余名硕士写100本科普书 被曝错误百出

2012年11月26日 14:37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世界未解之谜》在售 本版图片均为晚报 何雯亚 现场图片

《外星人未解之谜》一类书摆满书店摊位

  新上市的一套古生物类科普图书中,光插图就错误百出,作者还是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科普作家”,网上一搜该作者著作,竟然近 100本!当下科普图书市场乱象让人担心。国内科普图书如何才能走出“劣质科普”甚至“真迷信假科普”的境地?

  “全知全能”科普作家主编百本图书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硕士纵瑞文在科学网上发帖称,科普书《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中有10余处化石名称等错误。前段时间,纵瑞文到学校图书馆借书,偶然看到新到的古生物类科普图书,随手翻了一翻,光是插图就错误百出,“于是我拍照在科普论坛发帖,后又经网友爆料,该书作者是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科普作家’,在网上一搜该作者的著作,竟然近100本!!! ”

  记者查询得知,这本《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是《探究式科普丛书》中的一本,全套共100本,编著者均为 “林静”,由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出版。

  “我还没细看文字,不知有多少错误。只要有一点古生物学知识都能看出来。 ”小纵举例说,亿万年前,海里活跃着一种软体动物,名字叫“菊石”,而《化石》中,菊石化石被写成海螺、蜗牛、蛇等生物的化石。而珊瑚化石被写成了“蛇骨化石”。

  动物化石竟被标为植物化石

  小纵说,在他的学校图书馆里,含有相似错误的图书还有很多,比如一本《化石的故事》(金鹰达编著),“书中连植物化石和动物化石都不分,某张图片的说明是 ‘苔藓植物化石’;配图却是苔藓虫化石,是一种动物,属于苔藓动物门。又如一张海百合化石的图片,说明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它并不是植物,而是一种海生的无脊椎动物。 ”又如《神奇的化石》(严蓉主编),书中的鱼化石的时代竟标的都是“古生代”,但配图中的化石明显是中生代的,可能是我国热河生物群中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狼鳍鱼。

  再如《史前生物大灭绝》(陈小和主编),更是错误频出。“首先,书中的鱼化石被当做寒武纪生物软体印痕化石;其次,某张插图上的鲎化石印痕被当做三叶虫爬行痕迹化石;再次,常见的假化石,如树枝石、树模石被当做海藻化石;第四,某张图名为二叠纪早期生物,但图中的复原图有三叶虫、角石、海百合、海林檎等,应该是奥陶纪的生物组合面貌……此外,很多图片还是重复引用,并使用不同的图名。 ”

  小纵和他的同学经常和校内外团体合作,带领中小学生到野外进行古生物科普活动,这些小朋友对古生物非常感兴趣,孩子们的家长还给孩子买了很多科普读物,“现在科普书的主要读者也是青少年朋友,可我们提供给他们的是什么?这些书对孩子们造成的危害有多大不言而喻,当我遇到这样漏洞百出的科普书时,都会将它们曝光出来,希望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他认为,科普是很严谨的工作,用错误的信息去科普别人,会给人带来巨大损失。

  高校教授给儿讲解也“吃药”

  这套书甚至让身为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 “吃了药”。陕西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白成科在看到小纵的曝光帖后,惊呼:“天啊,我居然在给儿子讲错误的东西,这让人情何以堪? ”白老师说,最近他正在给5岁多的儿子讲解这套书,儿子也看得非常认真! “有能力的科学家太忙,无能的文人却通吃,以出书出错书来吸金,太可恶了!长此以往,我们的科学都成了骗钱的工具! ”他建议,各行业专家在60岁退休后,赶快着手写一些科普读物,撒播一些种子,让自己的专业发扬广大!

  小纵告诉记者,因为一直带着中小学生进行古生物科普,也常常听到一些家长的疑问,他们不知道该给孩子看什么样的科普书,希望科研工作者给他们推荐图书。 “我希望出版社能加强图书编审力度,尤其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图书进行审核,特别是对科普书籍,其一旦出错危害会很大。 ”小纵还建议,“如果科普书出版采用实名制,像被爆出的这套书随便虚构一个编者名字,不仅欺骗了读者,一旦出错难追究到个人。 ”

  对此,东方出版中心副编审余佐赞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著作权法》里面有规定,作者有署名自由,也就是说作者有权署笔名,出版社无权硬性强制作者署实名,“不过从今年起,出版社报书号时,必须在作者一栏下加上50个字的简介,这样图书出了问题,相关部门是可以查到作者的。但这只是出版行业的内部规定,普通读者还是无法查到作者信息的,这样漏洞并未被完全堵住。 ”

  “我最大的希望就是科学家们能够抽出点时间来做科普,只有真正的科普书出来和读者见面,才能打垮这些‘伪科普书’! ”小纵说。

  伪劣科普书充斥图书市场

  昨天,记者在上海书城调查,并未发现有售《探究式科普丛书》,不过伪劣科普书仍大行其道,在四楼科普书屋的中间最显眼处,《外星人未解之谜》、《水知道答案》、《历史的预言者》和 《世界未解之谜》一类的伪劣科普书摆满摊位桌面。

  同样让人感到讽刺和啼笑皆非的是,这类书和它们的 “天敌”——真正的科普读物放在一起,同一个摊位上还有卡尔·萨根的 《魔鬼出没的世界》和方舟子的《神秘现象不神秘: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以及《物种起源》等自然科学名著,这两本书的写作、出版初衷均是抵制和破解上述披着 “科学外衣”的“怪力乱神”现象。

  在京东图书网页,记者点击开“神秘现象/自然探秘”一栏,发现纵瑞文、史晓雷提到的这类劣质“科普图书”、“伪科普图书”还有很多,书目网页多达30页!如《水知道答案》、《世界未解之谜大全集》、《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我们相信外星人! ”系列》、《FBI档案里的外星人目击者实录》、《探测灵魂入门指南》、《金字塔未解之谜》、《玛雅大预言》、《2012世界末日地下生存手册》……这一现象在当当、卓越等知名网络书城同样存在。

  40名硕士化名“林静”共同撰写

  《探究式科普丛书》丛书策划人王俊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中国社会出版社和他所在的公司合作出版这套丛书,但对于错误一事称“无可奉告”。

  他坦承,“林静”是一个笔名。“《探究式科普丛书》耗时3年完成。当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40多名硕士生根据提纲撰写,十多名博士生审稿,最后还有院士把关。对于错误,王俊说,“除再版时修正错误外,我们还会针对已发现的错误出一个勘误表。由于丛书已上市半年多,回收不太现实。 ”王俊说,出版科普书处于保本状态,请学界大腕写科普书困难,“因为大腕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的费用很难承受”。

  对于科普之所以出现“乱象”,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后、“科学松鼠会”作者刘夙认为,有出版社愿意出一些水平不太高的科普,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说明科普书,特别是少儿科普书还是有市场的,大家都愿意来分这一杯羹。但国内的科普专业团队太薄弱,和这个巨大的市场不相称,说白了就是供不应求。他认为,中国的科普作品主要是面向青少年,面向成人的科普作品却很少。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不足。现在中国30-5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还比较功利,对于科普不感兴趣,勉强感兴趣的也主要集中在健康、食品安全之类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之上,也许再过一二十年情况会有变化。

  科学普及出版社编审吕秀齐认为,有必要好好整顿一下国内科普图书出版市场。此前有读者认为,科普作品应该是严肃的、科学的,它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出版科普著作,一定要比出版发表科学研究更加严格才行。但是,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出版社可以根据市场需要随意粗制滥造伪劣“科普作品”,造成极其严重的科普乱象,贻害无穷!国家应该建立科普出版制度,对那些炮制伪劣科普作品的出版社进行严惩。

  为何“大牛科学家”很少写科普

  近年来,最为知名的科普团体非“科学松鼠会”莫属,也有人提出疑问:愿意写科普的科研工作者都是比较年轻的科研人员,为什么那些大牛科学家都不愿意写?

  科普有市场,但专家不参与。专家不参与,那么好的市场当然只能拱手让给非专业人士了。这就是科普乱象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专家不参与科普?有业界人士认为,一是专家本身有科研任务,科普其实很费时间精力,分不开身;二是,科普创作与科研本身还是两个行当,科普创作需要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更需要的是文字创作水平,许多专家正好缺乏这个;最后,国家对于专业人员进行科普创作的支持力度不够,科研项目有大量基金资助,科普创作的资助则相对较少。

  刘夙认为,第一是科普写作要求文笔通俗,但科学家科研做得好,未必文章也写得好。第二是科普不算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为了自己饭碗,本来就很忙了,没空去写科普。第三则是中国学界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科普是不务正业。一个研究人员写了一本科普,得到的往往不是同行的羡慕,而是嘲讽和怀疑——他是不是做不好科研才要去哗众取宠?

  国内缺乏科普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著名数学科普作家李毓佩教授写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用趣味无穷的故事形式表现出来,在国内独树一帜。

  为什么其它领域的科学家们不好好学习李教授的科普办法呢?

  “现在科普读物出得太滥,品种太多,重复出版比较严重,缺乏高水平的作品,主要是人们太浮躁,对需求的研究不够,还有创作队伍确实也是个大问题。科学家参与科普是对的,但光靠科学家不行。 ”吕秀齐认为,科普需要天才的作家,像阿西莫夫这样的科普大师也是不多出现的,科普作家既要是有很深的科学功底,对科学的理解能力,也同时要是思想家、作家,很不容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挖掘有能力的科普创作人员,在研究需求的基础上投入这个事业,需要激励机制。 ”这套机制包括人才培养,她建议政府更多地扶助科普创作创新和人才培养。

  国外经典能否代替国产科普

  “既然原创乏力,科普不如还是考虑以翻译为主吧! ”北大生科院教授牛登科认为,“科普著作有无原创关系不大。关键是青少年能否受优秀科普著作熏陶。科学无国界,哪国人写的猴子进化都是猴子进化,不会干涉到国家‘内政’。 ”现状是有能力科普的人没精力,有精力科普的人没能力,社会还是需要科普图书的,怎么办?不如就翻译国外成功的科普著作。

  不过,刘夙不同意这个意见,他认为有的科普所传达的知识就有明显的地域性,“比如我今年帮着校对了一本从美国引起的童书,里面介绍的植物都是美国植物,中国基本都没有。像这样的书,美国孩子会喜闻乐见,但中国孩子就可能觉得索然无味。 ”更重要的是,科普不是科学论文,其文风、思想都体现了作者、国家的特殊风格,而这种风格往往是别国的读者比较隔膜的,所以国内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创科普。

  40多位院士编新版《十万个为什么》

  这些天来,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正在抓紧时间为新版 《十万个为什么·海洋卷》的样稿进行反复审读,每一篇文章他都会细细阅读,并提出修改意见。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将在明年5月上市,今年年底将完成第一轮的审核校对。

  提到科普书,《十万个为什么》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它是我国科普读物的经典之作,代表了我国科普作品的最高成就。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李远涛告诉记者,编撰新版的工作从2008年就开始立项,去年4月正式启动,也就是说,仅仅是为了一次改版,少儿社就将花费5年时间。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共分为18个分卷,每一卷都由知名院士、科学家担任主编,如数学卷由复旦大学的李大潜院士主编,信息卷由教育部原副部长、同济大学原校长吴启迪担任主编,每一卷内又有多位院士和科学家共同编写,李远涛说,少儿社前前后后总共联系组织了包含40多位院士在内的600多位作者,稿子从样稿到定稿要经过十四五遍,少儿社本身又配备了10名编辑专门处理此事,“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抄袭和拼凑,我们还用反抄袭软件处理原稿,保证出精品,保证对得起读者。 ”

  “科学家并不缺乏科普的热情,只要科普书的品质能够保证,他们很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远涛总编说,有些知名科学家告诉他,只要在编写者中署上他们的名字,他们甚至愿意不要任何报酬!

  谈起市面上的伪劣科普书,李远涛认为,问题出在“不认真”上,“编一本合格的科普书并不难,只要写的人和编的人足够认真,少出纰漏,坚持出版流程当中的‘三审三校’就能做到。事实上,伪劣科普书大规模出现有其现实原因,不仅是科普书,其他各类图书多少都存在这一问题,“现在不少写作的人、出版的人迷失了,他们忘记了文化人的使命,某些编辑一年编几十部书都成了常态,这是很不正常的。 ”

  坚持“三审制”可避免乱象

  有人替出版伪劣科普书的出版社辩护,表示现在图书市场普遍不景气,出版公司的利润空间很小,而一些出版社能力也有限,此外网上可以下载到免费的盗版电子书,出版社的生存压力太大。

  在东方出版中心副编审余佐赞看来,这些原因并不能成为降低科普书质量的借口,“‘攒书’,也就是剪刀加浆糊式的拼拼凑凑现象是一种短视行为,往往只是‘一枪头’生意,不会取得很好的效益,因为劣质书的口碑不可能好。事实上好的科普书还是有很高的重印率的,只要品牌做出来,利润就有保障了。 ”

  当下的出版现状是,出版社每年都会下发一定数量的书号,每个书号都是一个利润指标,如果出版社找不到好的选题,就可能出不了书,不能完成利润指标,而即便出书,也可能赔钱,所以不如和一些书商或图书工作室合作,甚至把书号卖给他们,很快就完成了利润指标。这个时候质量审核就很难达标。

  这种现状造成的科普乱象如何避免?余佐赞认为,说难也不难,只要出版社在源头上坚持 《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里的“三审制”,并且对印刷也起到监管作用,诸如 《探究式科普丛书》当中出现的低级失误便可以避免。即使出版社和社会上的图书工作室合作,只要抓好“头”和“尾”,也就不会出现这些纰漏,“说到底,出版人是文化人,并非赤裸裸谋取利益的商人,只要行业内的出版流程规范了,大家还是愿意做出好书的。 ”

  记者 李征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