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匈奴最后的都城>导演张彦锋:讲述统万城历史

2013年06月17日 21:41 来源:国际在线  参与互动(0)

拍摄现场

  原标题:金戈铁马的豪气与匈奴部落的白色城堡——访《匈奴最后的都城》纪录片导演张彦锋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赵静):统万城,又名白城子,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公元413年,曾是赫连勃勃单于建立的大夏国都城,也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留存的匈奴都城遗址。它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600多年,最终由于北方民族混战等历史和环境的变迁,在元朝成为一座弃城。2013年,适逢统万城建城1600周年,由陕西师范大学,靖边县政府和文体广电局联合举办的“南匈奴遗址统万城建城16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靖边召开,国内第一部专门讲述统万城历史的大型纪录片《匈奴最后的都城》也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而它们也都踏上了统万城紧锣密鼓筹备申遗的脉搏。纪录片播出之际,国际在线记者专访了导演张彦锋。

  记:以统万城为题材拍摄一部纪录片,这一设想从何而来?是怎样的机缘碰撞出了这一选题?

  张:是大家的主意。这里的大家有当地政府,当地文化宣传部门,也有我们做媒体的,尤其是做影视作品的,热衷于历史文化题材,像我一样的纪录片导演。后来一拍即合,他们有这样的需求,我们也有这样的热衷,我们共同为了统万城,为了统万城的匈奴历史,为了统万城独特的意义,做了这样一部作品。

  在拍它之前我在拍陕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有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绥德、米脂的唢呐,靖边的跑驴,清涧的道情,白云山的洞经音乐等等,这是一块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土地。拍完靖边跑驴以后,当地的文化部门非常想把统万城也作为一个独立的选题来拍,我们也基于它独特的魅力做了这个选题。

  记:为何选择统万城,而不是匈奴历史上别的定居地?

  张:我想有两点。第一我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我生在这块土地上,是这块土地养育了我。做这样一部题材的纪录片,我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第二点,统万城具有它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唯一性是现在很多专家研究统万城是匈奴民族遗留在世界上的唯一的都城遗址。另外从统万城的建筑,它所在的地理情况等方方面面来看,它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它是一个在沙质土地上建起来的,纯粹的以土质为主要成分的一座城,本身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记:纪录片拍摄的是一段历史中的过往,在拍摄场景的选择上基于了怎样的考虑?

  张:有80%的镜头和情景再现都是在统万城周边完成的。当时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就是匈奴作为一个草原游牧民族,应该等到草原上草木从容的时候拍出夏天绿意盎然的感觉,但是后来我仍然坚持了我的主意,就是我想体现出统万城现在残存的面貌带给我的一种美感。这种美感是一种苍凉之美,它不需要点缀,不需要刻意去找画面的色彩和层次,那种土黄色,黄到发黑的颜色恰好是和匈奴民族,和匈奴最后的大单于——赫连勃勃的气质一脉相承的。苍凉也是一种美,而且是一种大美,能够带给我们一种张力,一种思考,甚至是一种回味或者遗憾。

  记:能不能简要概述统万城本身带给你的感受?

  张:苍劲,霸气和思绪。它是极具张力的,使你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使你的血液沸腾。这种美是纯粹的美,毫无掩饰,即便是盛极一时的时刻,是怒放;即便衰落的时刻,如昙花一现,但也是干脆的,毫不拖泥带水。

  记:这是你追求的美么?

  张:我比较追求这样一种东西,它能够回到它最原始的状态,回到它本真的面目。统万城本身就是这样,这些匈奴人也都是这样,就是彪悍、强悍,可以杀人如麻,但是又向往汉文化,学习汉族的文学、礼乐,是一种结合。

  记:通过影片到底想告诉观者什么?

  张:通过这个片子,我首先想告诉观众在陕北有一座城,是一座非常独特的城池。第二,我们试图去走进匈奴民族的生活历程,去感受那个时候匈奴大单于带领着一帮马背兄弟如何驰骋在这块大地上。就像我写的一段词,后来做了片尾曲,“大漠似锦载苍生,乱世枭雄出塞北。道不尽烽火云烟,衷肠哀怨。弯刀如月,八百里马蹄席卷,终留得白茫茫孤城一片。落日余晖,骑无影,梦一回你的容颜,却如风烟。”

  记:曾经这样一个匈奴王朝,一个城,生活在这里的一群人,与观众的兴趣结合点在哪里?

  张:我们现在看到的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匈奴民族了。为什么有必要知道向观众介绍匈奴这个民族?我们总是对一些消逝了的文明,已经看不到的,无法复原的情景和情境怀有极大的兴趣,越是神秘越想知道它。我们到现在都没有赫连勃勃的画像,不知道他长得是什么样子,因为匈奴这个民族是没有文字的,所以这些种种让我们摸不着看不到,这正是特别吸引我们的地方。   

  记:如果满分是10分,如何给自己的作品打分?

  张:诚实的来讲,及格吧。我们知道有一句很俗的话,电视,电影本身就是一个缺憾的艺术。人无完人,何况是我们的作品、我们的思想?没有一个人能说,我把大家想到的都能给表达出来。

  记:那美中不足是什么?

  张:我觉得是文物。现在看到的文物非常少,我们没有办法拿出一个非常震撼的文物,说这就是赫连勃勃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因为出土的东西很少。还有就是他和他最心爱的女人叱干莫愁之间的情感经历,他和叱干阿利的悲怆的人生命运影片中没有展现。

  记:拍摄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张:最大的困难是我们没有设计非常完整的,非常合适的人物对白来演绎好多细节。因为我们都不知道他们那时候讲的语言是什么,所以只是演绎了当时的情境,情景,这些都是遗憾。此外画面剪辑等方方面面,还不是我想要的最好的状态。

  记:接下来的拍摄计划?

  张:想去拍仓颉,讲述他造字的故事。他的故里也在陕西,当地流传了很多关于他造字的传说。他的这个伟大创举让中华文明从一个蛮荒时代进入到文明时代。大概会拍成一部5到6集的纪录片。

  张彦锋把自己创作生涯的过去说成是个误打误撞的梦。从配音、解说,到播音主持,再到新闻专业、编导和导演工作。冷淡与单调从来不是艺术创作历程和一个艺术创作人的特质,早期学过音乐的张彦锋也是如此。张彦锋的快感和满足感最终落在了纪录片的创作上。“因为我觉得它的这种艺术形式,表现方式是一个结合体,把播音艺术,音乐素养,文字和镜头画面结合了起来。岂不是更好,等于是圆了很多小梦,最后圆了一个大梦。”纪录片的创作让他从内心里热血沸腾,这也是他在《匈奴最后的都城》拍摄过程中的期许。   

  12

【编辑:王牧青】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