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非遗专家良渚“论剑” 呼吁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

2013年06月28日 21: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杭州6月28日电 (记者 汪恩民 实习生 邵思翊)28日,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余杭)暨2013良渚论坛在浙江余杭良渚落下帷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一大批参与“论剑”专家学者们有着多年的理论、实践经验,他们认为非遗是国人精神家园,需要动员全社会参与。

  尽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呼声逐渐成为主流,不少实用主义人士也提出了反对意见:“保护非遗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所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培训中心咨询委员兰静指出,非遗保护具有功利诉求和需要。当人们进入文化贫乏时代,精神家园缺失,当社会需要文化的时间,人们需要精神家园,非遗就适时发挥作用。

  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所长、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吴文科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里面不少精神价值体现的是人类的信念、信仰、诚信的精神,手工技艺、艺术形式则体现了我们人类创造精神。

  “当下对于非遗的保护就是对于传统美好精神图景与美好心灵品性的传扬与承续,就是对于当恰人心扭曲和人性迷失的矫正与救赎,就是对于真正人的生活的切实追寻。”吴文科表示。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非遗概念的第十年,中国非遗保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据悉,中国已有3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上非遗项目最多的一个国家。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279项,非遗传承人1500多人,国家级生态保护实验区15个和41个遗产生产型保护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20个,展示中心96个。

  文化部非遗司原巡视员、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屈盛瑞指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晰地看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严重挑战。他以数据来引证,中国近年来平均一天消亡1.6个传统村落,这些村落的消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现在的城市建设大量住的都是洋楼,穿的服装都是西装,能够看到我们自己东方文化特色的东西吗?”屈盛瑞说,在21世纪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安危不仅仅在于一个城市的特色、一个中国根的存在,应全面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冯玉宝则以实践得出宝贵经验,他指出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只有政府的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无缝对接,非遗保护的目标才能更早、更好地来实现。

  另外,兰静还发出警示,随着非遗保护层次的提高,非遗保护进入词语相对贫乏期,仅有实践,并不会有太大的新发展。“一旦一项视野没有新词语,没有理论层次的引领,没有思想的激荡,这项视野理念不可能很先进,发展也不可能跨越式。”兰静如是说。(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