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作家杨照:如今的年轻人缺少"饥渴"的体会

2013年07月23日 15:37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在昨日的香港书展上,杨照(中)、马家辉(左)、胡洪侠(右)以“所谓中年所谓青春”为题,讲述他们的青春记忆和中年感受。

  三位步入50岁的中年男人,在相同时代,成长于香港、台北、深圳三地,他们的青春有何不同?日前在内地掀起的怀旧风潮也吹到香港书展。昨日上午,台湾作家杨照、香港文化评论学者马家辉、晶报总编辑胡洪侠登台,以“所谓中年所谓青春”为题,讲述他们的青春记忆和中年感受。

  三人三地三本书

  “所谓中年所谓青春”不仅是讲座的主题,还是三人新书的名字。胡洪侠介绍说,《所谓中年所谓青春》是“对照记@1963”系列的终极本。他表示,该书的内地版本将改名《三生三世@1963》,预计于今年8月面市,书名出自作家聂华苓的《三生三世》,“第一本《对照记@1963》取自张爱玲书名,第二本《我们仨》取自杨绛书名,三本书分别致敬三位老奶奶。”

  “对照记@1963”系列的写作想法源自几年前马家辉与胡洪侠的闲聊,后来同是1963年出生的杨照也参与进来。计划搁置了5年之后,才得以于2011年初在《晶报》开出“对照记@1963”专栏,之后结集成书。在这本书里,选取了两岸50个日常词汇,三个男人自说自话,收录了三位作家在公共话题下的私人记忆,于互相对照中折射出半个世纪两岸三地的沧桑变化。

  在《所谓中年所谓青春》中,三人分别用50岁、家书、偶像、功夫、退休、电视等关键词书写,对照不同的青春与中年。胡洪侠介绍说,“对照记”终极本恰逢“青春”流行,中年人都在回望青春之际,堪称“对照对比对流年,三人三地三本书。”除了三城男人的书写,最有意思的当属书中收录的三位作家妻子的私密访谈《‘她们仨’对照‘他们仨’》,三位性格不同的女性用文字讲述自己眼中的丈夫和他的写作。马家辉更是在现场爆料,杨照所有作品的第一读者都是他的太太,当文章被太太批评时,看似文雅的杨照竟然会生气得把原稿撕掉。

  对照对比对流年

  杨照在讲座上以德国作家赫塞的《流浪者之歌》的故事阐释了自己对于青春和中年的感受。在小说中,悉达多见到了未来的自己,却对于对方告诉他的大道理并不接受。杨照表示早年对此很难理解,直到50岁才明白:“人生会有很多遗憾,年岁未到的时候就是听不进别人的经验,即使听了也无法到达那个层次,反而会更加混乱。”杨照说:“等到中年才终于知道,青春时犯的错也是有意义的。”他感慨称,要多谢这本书,写作的过程就像被追着回忆青春,很多已经消失的记忆都被捡了回来。他更告诫年轻人,“凡事遵从别人的意见,所做的事情都是别人给出的答案,什么都没有经历过,到头来中年跟青春一样是个浪费。”

  “我特别羡慕死到临头毫不遗憾的人生”。与杨照的“遗憾才是青春”不同,胡洪侠的青春岁月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读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长大。那时候的吃、住、读、想和现在处在青春年代的年轻人不同,他现在所做的都是当年做梦都做不到的。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我们所经历的社会变化、文化变迁,是现在的年轻人永远都不会经历的。

  马家辉表示,现在年轻人的青春很容易磨损。“为什么那么多人自称剩男、剩女,天天喊着老?”有了相机、手机等技术工具的进步,随时都能拍照,每天都可以同昨天做对比,“青春自然越来越苍老。”

  年轻人缺少“饥渴”体会

  虽然每个人的青春各不相似,但最终却是殊途同归。杨照感慨道:“大学毕业十年聚会,你会发现,大家怎么会有那么多不一样?等到了20年,大家的话题就只剩你的孩子、我的孩子,以及糖尿病怎么治,高血脂怎么降低了。”随着年龄的增加,看中的东西越来越相似,独特的东西也就越来越不重要,“所以不要让现在的自己过着中年人的生活。”

  “如今的年轻人缺少‘饥渴’的体会,太多现成的教训,包括青春是什么的答案,”杨照说,“其实青春就是想尽办法去搜索去寻找。”

  三城男人虽然有不同的青春时代,对于三城的印象却极为相似。胡洪侠用“青春”来形容30多岁的深圳,“自由”和“舒适”形容香港和台北。杨照称深圳30年最大特点就是“变化”,而现在的香港有一种奇特的紧张,台北虽“自在”但很难有让人激动的事情。马家辉则表示深圳很“自由”,台北很“缓慢”,“迷乱”的香港则显示了香港目前在身份认同和发展上的困惑。(深圳商报特派香港记者 谢晨星 文/图)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