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万象》4个月不出刊引猜测:或为“无征兆”停刊

2013年07月30日 14:08 来源:南国都市报 参与互动(0)

  今年3月起,曾被誉为中国最富影响力的人文杂志之一的《万象》已经4个月不曾出刊,很多业内人士和读者纷纷猜测———《万象》已经“无征兆停刊”。人文期刊的颓势,绝非《万象》一家。最近,就这个话题,微博上的大V,以及各家媒体纷纷关注。与此同时,有媒体在微博上做了一个小调查,听读者说说自己曾经读过以及正在读的人文期刊。自然,因电子阅读、微博时代、各类繁杂事务,人们远离了潜心阅读,由此开始怀念过去的生活。或许,人文期刊的进与退,恰是人们内心的失落与向往。往远处看,它在反映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这也是这个话题引关注的理由。

  作者群是人文期刊成功与否的关键

  对于人文期刊的进与退,恐怕身处方寸之中的书报亭老板们体会最为直接深刻了。曾经人文类期刊在许多书店报刊亭占据了不小的柜面,但今非昔比。“在零售市场上,高端的人文期刊式微,是这些年来一个大的趋势。”一位有多年经营经验的报刊亭老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山花》、《芙蓉》、《大家》等地方作协主办的纯文学刊物,因为销量持续下滑,逐渐从销售书架上消失了,甚至连《收获》这样的领军级的杂志现在也不敢进了。当记者说到《万象》,书报亭的老板们则纷纷表示,好久不见其踪影了。

  让记者感觉意外的是,南派三叔主编的、走青春时尚路线的《超好看》,在创刊时红火过一阵后,如今也归于沉寂,销量从一开始的10多本,跌落到经常一本都卖不出去。书店的情况也是如此。

  “就像潮水退去,留在沙滩上搁浅在那里。”《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这样形容“黄金时代”过去20多年后,文学期刊的今日际遇。大气候下的文化断层,形成文学的边缘化,让纯人文类杂志面临着严峻考验。其中,作者群,是事关人文期刊成功抑或式微的一大关键。所以,《读书》杂志的新任主编郑勇说,虽然《万象》的停刊原因,不便揣测。但有一点,《万象》到后期,在前任主编陆灏离开后,作者资源不够丰富,人脉没有很好地搭起来。

  读者忠诚度是人文期刊生命力的体现

  针对人文类期刊销量持续下滑的情况,《读书》新执行主编郑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文杂志的读者,有着很强的文化消费惯性。一旦习惯了阅读某本期刊,就会长期保持下去。有许多老读者、老作者说,有一段时间《读书》变得晦涩、专深,让人看不懂,但即使如此,他们还是一期期地买下。这种忠诚度自然是杂志的福分,更是其生命力的体现。而书评人郑渝川也表示,他身边有不少订阅《万象》的朋友,在《万象》改版后,基本都维持了订购的习惯,以体现对杂志的支持。至于杂志本身,“已经很久不读了,来了新杂志就放进书柜。”

  但在这个备受冲击的碎片化阅读时代,读者的忠诚度从何而来?“真正要想留住读者,还是要靠三联书店的老前辈邹韬奋的那句话———‘竭诚为读者服务’。”郑勇告诉记者,在办《生活》周刊时,邹韬奋开始《读者信箱》,亲自给读者回信,有信必复。到后来,要回的信件实在太多了,邹韬奋专门雇了8个人,帮着自己回复读者,人数竟比编辑还多。一年要回上万封信。“当年,在重庆、武汉等有生活书店分店的城市,吃饭、住宿有困难的读者都会找到生活书店。”因为,生活书店会给读者毫不吝啬的帮助。

  如今,郑勇也经常收到读者的电子邮件,有夸奖的,有批评的,有的不署名,上来就劈头盖脸地批一顿。他会谦恭地回复交流探讨。“做书办刊,不怕人家批评,怕的是人家懒得给你反馈意见,那才真叫茫然、寂寞。”

  市场化与政府扶持利于人文期刊生存

  除了作者和读者之外,人文期刊的生存之道在哪里?《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说,如今存活下来的大多数纯文学期刊,多数是靠政府拨款勉强过活。“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办那么多文学期刊,每个省、每个地级市,甚至一些县都有。一方面是政府的面子问题,另一方面,也给了本地作家的一个固定的培养渠道。养活一本文学期刊的花费,对地方政府而言,不过一笔小钱而已。”程永新说。“要繁荣文学,就必须从政策法规等方面,最大限度地鼓励并保护文学原创,否则原创文学期刊的处境会很尴尬。”《北京文学》杂志社社长杨晓升也认为,在人文期刊的对策中,政府扶持还是首要的一条。

  然而,社会对文学的需求没那么多。程永新认为除政府支持以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更有挑战性、同时也更有潜力的备选项。据程永新透露,2011年,上海市设立稿酬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提高本地区文学刊物《收获》和《上海文学》的稿酬,每千字从原来的80元提到最高500元。“每年100万元全部用于作者稿酬,相关部门每月都会来审核,编辑部不拿一分钱。”这能帮助作者获得更体面的稿费收入,也增强了期刊的竞争力。

  实际上,文学刊物的生存手段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据《上海文学》主编赵丽宏透露,有的文学杂志靠企业赞助;有的在正刊之外出“李鬼”,收版面费生财;有的如《天涯》等尝试将纸质文学期刊电子化,以吸引更多年轻读者;有的干脆转型刊登其它内容。

  微博调查

  网友自问:

  是杂志没落了,还是我“没落”了

  微博时代,读者对于快速阅读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削弱人文类期刊势头的原因之一。然而,几乎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从慢阅读的时代走过来的。一定程度上说,人文类期刊,承载着大家的某种记忆,对于当下的生活而言,那些潜心阅读,反倒成了对快餐化的一种抵抗。

  上周,近50位读者在微博调查中谈论自己曾读过的及正在读的人文期刊。从读者的发言来看,多数人对过去的读书生活,心存怀念,然而,又不自觉被技术和时代裹挟到新的阅读状态中,或者,干脆不再阅读。其中,仍有人愿意翻阅纸页。于是《读库》等读物被纳入他们的阅读范畴。还有一些参与调查的读者,列出的刊物并非像《万象》和《读书》这样的人文期刊,但他们所追看过的刊物绝非浮躁的。或许,喧嚣之中,我们仍需安静的阅读生活。

  @水滴涟漪:以前看的更多的是文学类的《收获》和《江南》,带着寻找的心,喜欢慢慢看,细细品,心可以很安静。但现在,我“没落”了。唯一的痕迹就是床底下那两大箱子的杂志以及我不经意间的翻动。不管怎样,我希望他们能坚守。

  @florieren:《读书》,非常推荐。需要静下心来,烦躁的时候往往拿起书没翻几下就放下,一放下又觉着心理负担好重。有的时候,看着看着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它为我增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另一种阅历。

  @僧庐听雨168:刚读的《物色》杂志相当不错哦。“格物致知,空不异色。我们关注生活,同时关注艺术。”

  @桂树纷敷:《读者》、《青年文摘》《散文诗》这些算是人文杂志不?初中高中的时候很爱,几乎每期不落。最爱的就是卷首语之类带点励志的,看到中意的还非得自己再抄一遍的,其实说起来也是有些功利性的,为了积累作文素材嘛。

  @kityhz:我读过的也很喜欢的人文杂志有《十月》,《收获》等,它们陪伴着我的青春。《十月》的中篇小说,常有佳作。短篇小说、诗歌、散文,则暗藏“奇葩”,待人寻味。

  @言邁盡日:常年买的《书城》,自高中看过一期,便十分喜欢,内封里王寅的摄影作品配上文字,很美。通过《书城》,接触到许多书讯,以及高质量的书评,不流于浅显,阅读视野也随之扩大,许多年过去了……

  @阿波-湖州:那就办一本啊,我来打工。偶尔读的是《读书》,《天南》,《纽约客》。

  @江南兰花:《读书》、《随笔》。前者报刊亭购,后者邮局订阅(单位报销费用)。给孩子订的是《中华活页文选》、《博物》。其实,在网上,我能免费看到龙源期刊网,所以,就订这几种好了。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