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莫言获诺奖之后的改编热:应追求精品、经典意识

2013年07月30日 15:38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只有一句真话———这个故事从头到尾没有一句真话。”在真假之间,《藏宝图》能否符合制片方要拍摄莫言的“首部商业大片”的考虑?

  神秘的《藏宝图》有《聊斋》的影子

  《藏宝图》是篇怎样的小说?自从莫言拿下诺贝尔奖之后的首部大银幕改编作品锁定《藏宝图》成为关注热点,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藏宝图》是一部4万多字的中篇小说,发表于《钟山》1999年第5期,后曾用作他的小说集的名字。”文学评论家、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所长助理赵月斌这样告诉记者。

  此前宣传中提到《藏宝图》“故事内核堪称盗墓小说之鼻祖”,赵月斌表示:“这部小说主要是讲‘我’和多年不见的小学同学马可到一家水饺店吃饭,马可像话痨一样讲了一大堆稀奇古怪的奇遇,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曾得到一根通灵虎须,只要把虎须叼在嘴里,就能看出人的‘原形’。用他的话说,就是:‘我的眼前,全是畜生。’与此同时,开店的一对老夫妻自称都已150岁,并且也讲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最后还托付给他们一本线装的‘秘籍’———原来这就是所谓的藏宝图,所藏的宝物即是一根通灵虎须。小说的内容足够奇幻,但有报道说它的‘故事内核堪称盗墓小说之鼻祖’ 就有点不着调了。反正我是没看到什么盗墓小说的影子。”

  据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张丽军博士介绍,《藏宝图》 主要讲述“我”与同学马可相遇,交谈有关老虎的一些趣闻以及由此带来的“藏宝图”的故事。“小说具有很强的魔幻性,时而说故事是假的,时而说‘我的话’是真的,即在真真假假之间叙述出有关动物园被兔子吓破胆的老虎、老虎肉馅的包子、能看出人的本相的虎须等等故事,让读者陷入先锋文学的‘叙事圈套’之中。《藏宝图》作为莫言早期的小说,依然可以看到20世纪90年代末先锋文学的叙事影响和叙事风格。”

  “小说的主要内容都是‘说’出来的,马克是主讲人,店主夫妇稍作补充,‘我’基本上是听众、看客、见证人。这种主要靠人物对话支撑的叙事方式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在莫言小说中也算另类。类似的叙事方式后来在《四十一炮》 中发挥到极致,莫言借‘炮孩子’罗小通之口,以滔滔不绝的‘诉说’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此外,小说一开头就说:‘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只有一句真话———这个故事从头到尾没有一句真话’。从其超现实的故事情节来看,《藏宝图》又大有《聊斋》的影子:‘我’路遇故人,其实不知是人是鬼,而饺子店里的老夫妻,也不知是狐是仙。”赵月斌说。

  为何选择《藏宝图》?故事照进现实
  
  电影制作人为何会从莫言诸多作品中选中《藏宝图》?是不是有这种可能:文学价值高的作品,比如《丰乳肥臀》,反而难以改编成影视作品?“据说,《藏宝图》是这样中标的:莫言把所有作品摊在桌上,并指出其中一些适合拍成商业片的作品,最终和制片方‘一起选定了《藏宝图》’。可见,莫言和制片方首先考虑的是选一部有商业前景的作品,而不是一部文学价值最高的作品。作品的文学性当然不可与电影等量齐观,好电影肯定需要一个好的文学母本,但是好的文学作品未必能拍成好影片,因为文学作品面向的是读者,而电影是面向观众,读与看实在是两码事。像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大概很难拍成电影。《霍乱时期的爱情》倒是拍了,但电影跟原著相比,还是显得粗疏许多,不过瘾。至于《丰乳肥臀》,如果拍成影视,可能也免不了粗疏。前两年热炒的《白鹿原》更是一个失败的例子。”赵月斌说。“既然莫言自荐《藏宝图》,肯定有迎合制片方要拍摄他的‘首部商业大片’的考虑,但就小说所映射的‘现实’及其所含寓意而言,或许莫言对电影寄予了更多的希望。比如他写到骨肉相残的杀人案,简直就是当下的新闻写照。人与畜生分别,在电影中可能会有更具象的表现。”

  在张丽军看来,电影制作人看中了《藏宝图》小说的众多影视元素,如题目的“寻宝”意识、故事的魔幻性质、内容的奇观性以及莫言的名人效应等等。“当然,比起《丰乳肥臀》、《生死疲劳》、《檀香刑》和《蛙》等莫言的长篇小说而言,《藏宝图》故事结构更为单一,没有较大的历史跨度,没有难以把握的思想内涵,而以某种世俗性引起了电影制作人的艺术改编热情。文学性高的当代文学长篇小说改编为影视剧,对于编剧和导演而言,都是一个极为艰难、复杂的艺术考验,这需要时间,需要批评家的阐释,更需要能够读懂作品并力图把它化为视觉艺术的电影制作人。陈忠实的《白鹿原》,在电影制作人王全安那里转化为视觉性艺术作品,但依然可以看到电影《白鹿原》的浅薄、偏颇和局限,仅仅表现出了一个反抗者田小娥的故事,而具有更高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白灵等却被删掉了。”

  讲了另一个故事?可能只借了莫言小说的壳

  记者采访了众多圈内人士,发现大多数人此前并没读过这篇小说。“《藏宝图》这个小说名气不是很大,是因为它比不上莫言早期成名的作品,如《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和《白狗秋千架》等作品,又在历史容量、思想意蕴和语言形式等方面与后来的《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长篇小说无法比较,处于阅读和阐释的夹缝之中。与同时代作家作品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魔幻先锋文学兴盛的时代,如洪峰、马原、格非、余华等人都有很出色的魔幻风格作品,自然莫言魔幻气质的《藏宝图》,就泯然众人矣。”张丽军告诉记者。

  赵月斌表示,要不是莫言自己推荐,而是让制片方自己来挑,恐怕也不会注意到它。“《藏宝图》在莫言作品中本来就不具代表性,再加上它的叙事方式不够常规,故事情节也不完整,总体上都不够大众,所以大家不熟悉这部作品也很正常。”根据莫言作品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取得了巨大成功。《藏宝图》能否再创辉煌?

  据赵月斌介绍,莫言作品中,还有由《白狗秋千架》改编成的电影《暖》。“《红高粱》和《暖》的成功首先来自小说本身就提供了一个有容量的故事,并且塑造了有感觉的人物,经由电影的改编,强化了小说中的某些场景、情节,可能使小说更加广为人知,但是都很难说电影比小说更好。”

  网上关于电影《藏宝图》的情节介绍说:“在博物馆工作的大胖偶然得到一张藏宝图,与徐朗和宣宣,还有徐朗异父异母的妹妹小芬,开始了一段寻宝之旅。在各方的阻挠下,经过重重破解,大胖和徐朗他们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明朝复国宝藏,却发现是黄铜。”“由此看来,电影的《藏宝图》 很可能只是借了莫言小说的壳上市,它的故事好像与小说的《藏宝图》无甚相关。所以,我们没必要把它的宝押在莫言身上。下一步,我们只需明白,有一部声称极具魔幻风格、由‘好莱坞的编剧团队’ 编剧的商业大片,使用了莫言的一部中篇小说的名字———《藏宝图》。也许它会比小说好看,也许它只是找到了一个噱头。”赵月斌说。“从总体感觉而言,莫言的《红高粱》 被改编为电影的影响力巨大,甚至可以说,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影响力最大的就是《红高粱》。无论是张艺谋的独特电影语言、视觉美学,还是莫言在作品中所传达的‘新历史主义’和寻根文学的多元精神意蕴,电影《红高粱》 都是具有巨大的思想和视觉冲击力的,乃至在某种程度上莫言和张艺谋彼此成就了对方。”张丽军说。

  诺奖之后的改编热 应追求精品意识、经典意识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后,《红高粱》电视剧、舞剧改编即将与观众见面,加上开拍《藏宝图》的热点,莫言作品改编热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赵月斌表示,这也是“势利”使然。“莫言本来是一个冷门作家,一般读者甚至不知道他。但‘诺奖’一来,犹如黄袍加身,跟风莫言当然成了时髦。你想想连卖烧饼的、卖衣服的都能跟莫言扯上关系,影视剧盯上莫言更在情理之中了。这持续而来的莫言热可能还要烧一阵子。《藏宝图》是不是也在凑热闹也很难说。现在我们往往被种种现象淹没了,哪怕是极其恶俗的现象,只要能捞取利益,也会成为话题,也会让人趋之若鹜。就像当年老谋子的《三枪拍案惊奇》,就像最近热炒的《小时代》,你越是骂它烂,越是推动它的票房上涨。如今,唾沫口水也是一种资源。电影拍成了,由你夸,由你骂,就怕你不说话。所谓口碑,就是给大家留下足够的话柄。”“就是名人效应。我个人认为,电影制作人应该像张艺谋那样去打造艺术精品,去把中国当代文学最优秀的艺术经典的思想意蕴和精神哲理呈现出来,拍摄出内涵深厚而又具有视觉美学的影视作品。即注重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多元化、视觉化传播,而不是简单地去望文生义,甚至断章取义,曲解文学作品,如电影《高兴》的制作。《高兴》本来是贾平凹的一部悲剧性长篇小说,但却被改编为一部喜剧作品,让很多人觉得愤怒。”张丽军总结说,“但愿,莫言的获奖是一阵当代文学、艺术振作的东风。对莫言艺术作品的改编,应注重长期效应、历史效应和艺术 效应,应该追求精品意识、经典意识。”

  相关链接

   莫言的影视之路

  《红高粱》 是莫言的小说作品第一次被改编成电影,1987年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开始拍摄,导演为张艺谋,主演确定是姜文和巩俐。1988年,《红高粱》在当年的柏林电影节上一举拿下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拿到大奖,莫言作品第一次“触电”便受到国际认可。

  1994年,莫言与香港著名导演严浩的合作又再度令他扬名国际。由凭借《庐山恋》闻名大陆的女演员张瑜自筹资金1000万,严浩导演,莫言与导演严浩共同编剧,根据莫言的作品《姑奶奶披红绸》改编拍摄了影片《太阳有耳》。这部电影最终拿下柏林电影节银熊大奖。

  2000年,根据莫言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 改编成电影的《幸福时光》上映,该片是一部讲述中国人内心的感情戏,是导演张艺谋的首部贺岁作品。但是该片作为“贺岁片”并没有实现“贺岁片”的票房效果。

  同年,莫言作品《白棉花》被台湾导演李幼乔改编成同名电影,片中的大量激情戏是巨大卖点。尽管这部电影当年入选2000年台北金马国际影展观摩影片,但该片曾在台湾一项“最受批评电影排行榜”中,被83%的观众认为最不值得观看。

  2003年,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 改编的电影《暖》取得巨大成功,该片荣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