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辽塔24年未定修缮方案 被疑"有钱申遗没钱修塔"

2013年07月30日 16:58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位于山西应县城内的应县木塔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建筑。这座九百多年前建于辽代的木塔,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全部架构均由卯榫咬合而成。由木头搭建的这么一个老塔,千年来承重若轻而不下沉。这样的奇迹让应县木塔和法国埃菲尔铁塔、埃及金字塔一起蜚声海外。然而,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木塔近年来饱受塔身倾斜的困扰,从1989年起,我国就开始研究应县木塔的保护工作。但24年过去了,修缮方案仍没有最终确定。(7月28日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

  如此世界级别的建筑,不仅是应县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建筑、中国文化的骄傲,为了让这份古老遗产焕发出现代化光芒,当地政府一定要对业已倾斜的应县木塔,出台立竿见影的保护和修缮措施,扭转木塔继续倾斜的不良现状。

  也正是为了强化文化、文物和遗迹保护意识,国际上包括中国都出台了较多文化遗产保护条令和规则,比如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通过的《西安宣言》,将环境对于遗产和古迹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比如“要认识到环境对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的重要性认识到历史建筑、古遗址或历史地区的环境,是其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组成部分”。 要“通过规划手段保护和管理环境提出环境的可持续管理,必须前后一致地、持续地运用有效的规划、法律、政策、战略和实践等手段,同时还须反映当地的文化背景”。“ 应当管理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变化,以保留其文化重要性和独特性。”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实践意义。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认为,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签署的《奈良宣言》就有很多合理保护的建议和例子。只要肯下工夫,资金投入有保障,把应县木塔修缮好,应该不成问题。

  专家对保护措施有着分歧,那么这个所谓的“保护”竟然“分歧”了24年都未能达成。与其说这是一种学术认真,不如说是一种学术无能;与其说这是重视保护,不如说是一种“隐形推卸责任”,是一种隐形的行政不作为。这种保护思维的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根本就是“保护麻痹症”。

  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面对这种“保护不力”、“不断倾斜”,当地政府却用这古木塔进行了隆重的“申遗”。“申遗”耗费的精力和金钱,那可是一个大数目,当地政府有钱“申遗”,却没钱修建木塔?这种舍本逐末的文化思维,才让我们终于找到了24年没有出台具体保护措施的原因所在,敢情是政府不够重视!因为“申遗”成功后,能得到巨额财富和创收,而保护成功后,却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财富。这种思维短视、“伪保护”,不仅害了当地政府的公共形象,也让应县木塔的命运岌岌可危。这种文化损伤和无法挽救的人为破坏,才是文化发展的最大不幸!

  为了挽救应县木台,建议国家文物部门积极出台保护和修缮措施,将木塔保护和地方行政责任密切挂钩,甚至对保护不力者,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遏制这种“保护麻痹症”,在分歧中达成共识,齐心协力,让保护措施贯彻始终,将木塔的修缮落到实处。(雷振岳)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