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卖萌录取通知书":高校应牢记大学职责

2013年08月09日 17:06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高招渐近尾声,录取通知书引人关注:复旦大学手绘漫画入学指南,上海交大校长发出“励志信”,陕西师大老教授亲笔挥毫,北大推出最新版角色扮演游戏……各有“噱头”。

  花样翻新,今年并非头一遭。从上海财大的存折版录取通知书,南理工的“淘宝体”短信通知书,到南京大学的宋词串烧,令人眼花缭乱。有意无意间,这也演变为校际竞争的新赛场,一年一度烽烟四起。

  对此不乏叫好声,认为以往严肃刻板的通知书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令高校与学子更亲近,更能彰显一校个性。诚然,大学细节服务可以更有人情味,但并不意味着随波逐流、盲目迎合。须知大学之所以被称为“象牙塔”,正在于大学精神的遗世独立,有时远离“流行”、抗拒世故的深厚底蕴,才能真正滋养出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学子,担当起社会中流砥柱之责。一味满足于“创意通知书”带来的短暂炒作效应,于高校、学子两相无益。

  如今,当越来越多的高校花费精力在比创意、斗文采、玩抒情,是否更应牢记大学的核心职责在于教学育人,而非“卖萌录取通知书”、“校长毕业典礼脱口秀”之类的年度大戏。有些形式主义对教学质量并无加分,甚至流露出几分心虚。

  如果将录取通知书看做学子与大学的初次“相遇”,那么未来四年甚至更长时间就是两者间的“相处”。在此期间,大学能提供怎样的教学环境和水平,为学生发展带来多少选择和机会,留得下怎样的美好回忆,或许比录取通知书带来的一时喧嚣,有分量得多。(彭德倩)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