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作家保罗:我把笔下的每个人物当作物理分子

2013年08月15日 14:42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保罗·乔尔达诺来了。也许中国读者对他的名字尚不熟悉,但提到他的成名作《质数的孤独》,多数文艺青年都会发出一声“哦”。

  乔尔达诺是一位粒子物理学博士,26岁时写的第一部小说《质数的孤独》让他一举获得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奖,该书迄今在欧洲销量已逾500万册。但一夜成名后,这位80后作家并没有立刻再写出一部畅销作——新书《人体》出版距离《质数的孤独》足有五年。昨天,他带着中文版《人体》来到上海书展与中国读者见面。一落座还未及回答问题,他就先掏出手机:“给我一分钟时间,没想到有那么多人来看我。”用镜头扫过全场,他笑着指挥:“Smile!(笑)”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好运,来到这里与这么多人讨论书和文学。”乔尔达诺说,他珍视自己的幸运,所以五年中一直在寻找下一本书的主题,直到跟随部队前往阿富汗战场第一线。“我原本以为要掌控战争题材,至少要到四五十岁。来到第一线,我发现自己本质上和这些年轻人并没有任何区别,我们看一样的电视长大,听一样的音乐。”

  《质数的孤独》中的数理概念让读者印象深刻,乔尔达诺说,第二本小说里,科学这部分好像被他遗忘,没有任何情节与此相关。但在这位物理学博士的文学表述中仍然有不同于一般作者的部分。“我把笔下的每个人物当作物理分子,再把自己个性的某一部分赋予他们,其中有童真也有阴暗,他们是一个整体,在容器里发生各种反应。”

  “获奖、成名、畅销,所有事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比起失败,成功是更复杂也更难掌握的。我意识到自己的名声传到世界各地,我要面对不同人谈论我的想法、喜好甚至未来的打算。我感到自己被分成了很多块,就像从高处摔下。对我来说,写第二本小说像是疗伤的过程,把自我重新拼起来。”乔尔达诺说。(记者 施晨露)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