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动画片《熊出没》:绝对完美的作品可能更危险

2013年08月16日 16:07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从立场之争转向方法之争,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共同讨论这个度应该卡在哪里,而不是绝对排斥对方,这才是更积极的态度。或者,尽快引入分级制度,让我们的管理走向精细化,这是一个更值得马上展开讨论的话题。

  “仅仅10多分钟,就出现21句脏话。”近日,曾获得意大利海湾卡通节、意大利Film Festival della Lessinia、亚洲青年动漫大赛、金龙奖、金熊猫奖等诸多大奖的动画片《熊出没》引发争议,批评者认为,片中包含暴力、虐待等情节,对儿童成长不利。

  批评者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没有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之上。

  少量暴力镜头是否对孩子有影响?影响究竟有多大?这要看具体调查数据,不能想当然,即使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优秀动画片也有暴力镜头和骂人话,而《猫和老鼠》更是从头打到尾,不照样被奉为经典?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中,不可能将现实缺陷完全屏蔽在外,即使真有这样的作品,也会因其不真实而丧失生命力。

  应看到,绝对完美的作品可能更危险,因为它给孩子们传递的是错误的生活经验,随着它们在现实挫折中逐一破灭,反而容易使人产生幻灭感和对立情绪,走向彻底不信任,这对建设好社会百害而无一利。

  生活是生活,艺术是艺术,两者高度相关,又有很大不同,不能把生活原则随意套入到艺术原则中。生活中我们应循规蹈矩,在艺术中却要勇于叛逆,文似看山不喜平,读一本小说,我们往往会记住其中的反面人物,而非正面人物,这种“有趣的坏蛋,乏味的好人”是审美中的常见现象,试想,让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相亲相爱,联手建设美好家园,这固然不暴力不虐待了,可如此说教,又有谁会去看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生活的法则与艺术的法则之间,应有一个好的平衡机制。这既能避免片面追求演出效果,不顾社会公德的行为;也能防止无限上纲,用想当然的逻辑扼杀艺术创造的可能。

  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这是长期困扰我们的怪圈。因为,放与管是两元选择,很容易滑入立场之争,而靠非黑即白的思路,难以形成真正的解决方案。从立场之争转向方法之争,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共同讨论这个度应该卡在哪里,而不是绝对排斥对方,这才是更积极的态度。或者,尽快引入分级制度,让我们的管理走向精细化,这是一个更值得马上展开讨论的话题。

  (蔡辉)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