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城市写作先天不足 缺少人物和青春

2013年08月19日 17:20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评论家孟繁华。

  ▼深圳作家邓一光。

  ▼广州作家魏微。

  ▼作家、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相南翔。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当下城市文学的写作存在什么问题?在17日举行的民治新城市文学论坛上,著名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孟繁华作了主题发言。孟繁华认为,主要问题是没有人物、没有青春。究其原因,从作家个人角度来说是缺乏创作准备;从社会背景来说是中国文学缺乏浪漫主义洗礼,以致城市写作先天不足。

  城市文学的书写是未尽方案

  “乡土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百年来取得重要成就,但城市文学的书写也是源远流长。”孟繁华说,现代城市文学大体集中在上海、北京,上海有张爱玲等人,北京有老舍等人。今天城市文学的发展和我们过去对城市文学的理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孟繁华认为,张爱玲笔下的城市文学,内在结构里跟西方非常相似:没有贵族就没有城市文学。张爱玲笔下的都是破落贵族。白先勇写的也是贵族,改革开放之后,台湾进入内地的第一篇作品就是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尹雪艳也生活在贵族的社会环境下。上海的早期城市文学写的基本上是贵族,或者是没落贵族。北京以老舍为代表的城市文学,主要写平民社会,比如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今天中国的城市,肯定既不是张爱玲笔下的上海,也不是老舍笔下的北京。今天北京的平民已经搬到固安、燕郊、通县,北京周边一代,新开盘的房子大概是十三四万一平方米,平民根本买不起。对今天以北京为代表的城市,怎么样来写?用哈贝马斯的话来讲就是未尽的方案。

  城市文学缺少人物和青春

  孟繁华认为,当下城市文学写作中存在着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一是没有人物,一是没有青春。孟繁华说,“我们的城市文学写作,有作家作品,有故事情节,但没有人物。他所指的人物,是指有典型意义,有符号价值的人物。”

  本雅明曾有一篇文章《巴黎,19世纪的首都》,因为他在巴黎看到的是闲逛着的底层人物,他表达了这个城市在文化信仰破灭之后,新都市出现的现象。孟繁华认为,这些人物在我们当下都市写作里没有出现。圣彼得堡是俄国的文学之都,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跟它有密切关系,他们写的是小人物,综合起来就是“多余的人”。孟繁华说,“我们今天城市文学里究竟有什么样的人物,或者什么样的表现符号被我们提炼出来?还没有。”

  孟繁华认为,同样让人遗憾的是,当下的城市文学里没有青春。百年中国文学,从白话文学诞生之时就和青春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三红一创”、“山青保林”等八大经典也都是青春的。改革开放之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刘西鸿的《你不可改变我》,也都有青春形象。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当代文学进入了暮年,或者进入了平庸的中年时代,就像大腹便便的文学权贵们一样,没有了青春气息。

  作家应在大地与天空间飞行

  孟繁华认为,写实主义传统严重限制了我们对都市生活和都市文学的想象。城市文学和浪漫主义的传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没有经过浪漫主义文学的洗礼,是中国文学巨大缺陷。

  孟繁华说,城市具有巨大包容性,比如巴黎,既有罗浮宫这样庄重的场所,也有红磨坊这样的休闲区,有流浪者,也有严肃的哲学家。他认为,不认同感是产生文学的基础,作家一定写生活中的不可能,成功文学作品已经揭示了这一点。

  “我们一直强调写现实中国,强调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这种意识形态和美学的要求并不构成直接关系。但是这个传统被很多作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不认同感没有成为自觉意识。”孟繁华说,“作家应该在大地与天空之间带着鸽哨飞行,他的鸽哨就是语言、构思和人物。作家不应该匍匐在地上,现在匍匐在地上的太多,这个写作成为我们的主流写作。都市空间是最有想象力的空间,而我们现在的城市文学完全可以质疑。”

  搭建广阔的新城市文学论坛

  台湾作家刘台平,广州作家魏薇,深圳作家、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相南翔,深圳作家邓一光、吴君、弋铧、谢湘南,评论家于爱成等出席论坛并发言。

  台湾作家刘台平介绍了台湾城市文学发展概况。相南翔从历史、生态和人文三个维度来解析城市文学。评论家于爱成从理论上对新城市文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过去的背景和经验,都制约着作家更好地把握这座城市,认识这座城市。所以深圳作家很多人写的还是记忆、成长故事,或者故事发生地深圳特点并不明显,城市只是一个模糊的背影。

  深圳作家、评论家蔡东主持论坛。蔡东认为,当下正是文学写作的好机遇,她希望作家们能抓住标签和符号之外的实质内核,写出具有典型性的作品。

  新城市文学论坛第二期由《民治新城市文学》主办。该杂志创刊4年来,一直坚持高端化、精品化方针,已经成为国内一流文学阵地,受到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热捧,也成为深圳重要的文化名片。该杂志执行主编裴亚红对当天论坛的成果表示满意,她希望借助论坛这个平台,使国内更多的作家、评论家关注新城市文学。(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