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古籍数字化还是个看不到市场前景的产业

2013年08月20日 11:27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昨天,本报头版刊登的《文史研究迎来“E考据”时代》提及古籍数字化为文史研究开启美好前景,引起不少读者的关注。这固然是一道吃起来很香的“大餐”,但与此同时,烹制这道“大餐”的厨子——古籍数字化产品的提供方却有些为难。记者通过采访古籍出版界人士了解到,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如何盈利、如何保护版权等,都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道难题。

  “数字化无疑是未来古籍整理出版的一个方向,据我所知,目前各家出版社都在做这件事。可惜,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这应该是一个产业化的问题,但目前古籍数字化还是一个看不到市场前景的产业。”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告诉记者。他认为,出版社古籍数字化要实现盈利,必须杜绝盗版——数字化产品容易复制的特性将导致盗版猖獗,极有可能刚一完成图书的数字化,成果就被别人轻而易举地窃走了。

  “古籍数字化的投入相当巨大。我们总以为古籍是古人留下的现成东西,事实上,古籍整理完全是一项创造性的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如总计百余种的‘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前前后后编撰了将近半个世纪,全部1800册的《续修四库全书》也编撰了8年。”高克勤坦言。

  在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博士后孙益武看来,面对古籍数字化遭遇的侵权尴尬,在寄希望于知识产权司法环境推进的同时,有几方面可以尝试:一是古籍作品相关权利人主动加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等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授权这类专业性机构进行维权;二是主动借助App等推出在线内容,进入网络和新兴媒体市场,正版的主动首推有助于抵制盗版;三是在强调著作权的同时,免费放开一些惠及公众的版本。 (本报记者 范昕 实习生 刘剑 李凯旋)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