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中国成立 学位服一度被视为"形式主义"而取消

2013年08月21日 10:03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校长为毕业生拨穗,表明这名学生毕业了。

  学位服由中世纪长袍改良而来。

  中国美院举行2013届毕业典礼,本科毕业生统一身着新式学位服领取毕业证书。

  博士服

  硕士服

  学士服

  新闻回顾

  在今年云南交通技师学院的毕业典礼上,由该校自行设计的“匠士服”作为毕业生的毕业礼服闪亮登场,填补了技师们在学位服上的遗憾。

  匠士服取义“能工巧匠”。帽子称为“巧匠冠”,仿汉代“巧士冠”,外形似斧头。斧斤即匠之利器,寓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袍服选取了汉服元素,但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和专业特点,匠士服都是短袖装,这表明了职业蓝领的特点。这款匠士服分为三个级别,由颜色区别开来,颜色越淡级别越高:高级工的匠士服为深蓝色,预备技师为浅蓝色,高级技师为藕荷色。

  每到毕业季,身穿学位服、头戴学位帽,在校园里合影留念,都成为了莘莘学子向校园告别的方式之一。而毕业典礼上的拨穗仪式,则是学历认证的庄重宣言,毕业生从此为学习生涯划上完美的句号。但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学位服来源于西方,最早是一种僧侣服。

  僧侣长袍演变为学位服

  实用主义奠定今日经典

  学位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时,罗马帝国灭亡,希腊灿烂的古典文化受到摧残,迅速走向了衰弱。基督教则成为了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和传播者。

  12世纪前后,随着基督教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神职人员涌进了修道院。教会利用这些场所,对教士和僧侣进行读、写、算和教义等基本知识的教育,他们采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逐步形成了被称为“七艺”(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的学习课程。这些学校的教师在意大利被称为博士,而在巴黎则把教师称为硕士。在这样的氛围下,欧洲一些早期大学也随之产生。

  后来,“大学”这个词渐渐成了各教育中心的共同称谓。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僧侣都需要考试,只有那些决定今后要成为教师的人,学校才会对他们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的应试者,要穿上僧侣的长袍,参加学校为其举行的葡萄酒盛宴,这就是学生毕业典礼仪式的雏形。

  与我国古代长袍身份的象征不同,西方早期的学位服,是实用主义的造化。

  当时这些大学多处于湿寒地区,欧洲教堂高大通风,宗教仪式的过程又往往相对漫长,为了御寒,僧侣和神职人员都要穿宽大的连着兜帽的袍服,这种黑色的僧侣服就是学位服的前身。

  到了15世纪,帽子开始流行,连袍的兜帽反而成了一种装饰。人们在穿戴学位服时,会把兜帽放下来,垂在背后。头上则戴着学校礼帽,即学位帽的雏形。早期的学位帽颜色、形状、高低各不相同,后来牛津大学进行了新的设计,最先采用平低方形礼帽,并流行欧洲诸国,所以学位帽也有“牛津帽”之称。

  引入中国非正途 一波三折终得规范

  学位服进入中国的历史,并不那么光彩。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西方传教士趁机涌入中国,宣传西方教义,一些教会大学也随之产生。传教士们带来的,不仅有西式学科,还有西方的规章制度、典礼仪式,当然,也包括学位服、学位帽的引入。

  东西方文化的冲撞,也让中国人开始睁大眼睛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留学欧美的学生也日渐增多。那些在国外获得学位的中国学生,也把学位服或穿着学位服的照片带回中国,这在中国知识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当中国读书人还在固守着自己的“冠”时,西方教育界早就抛弃了自己的“帽”,并且几度翻新了。看惯了孔夫子流传下来的“长袍高冠”,中国学生也不免对一身黑的西方学位服产生了憧憬。至此,西方这种学位服就在我国各校落地生根。

  据资料记载,中国学位服的出现,不晚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医学博士的学位服宛如当时流行的长袍马褂:长长的衣身下摆至踝骨处,宽肥的袖子几乎把双手全部覆盖,修身没有任何学位等级的标志。在对襟式的长袍前片,左右各有一条宽宽的黑丝绒饰边,庄重而高雅,既表现了博士的风度,也显示出学者的沉稳和气派。

  有意思的是,虽然学位服是舶来品,却也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按照西方传统,学位服里面一般都穿笔挺的西装,而中国博士们的这套学位服,却配着立领学生服。究其根源,学生装是在原有中式对襟上衣的基础上,并受到“西风东渐”的影响而形成的20世纪初典型的一种服装。由于多数男学生经常穿着,逐渐地成为男学生的一种特定校服。从此以后,小立领也构成了不可或缺的中国学位服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学位服一度被视为“形式主义”而取消,况且那时我国也没有建立和实行学位制。尽管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两次酝酿建立学位制,但学位服的问题也没有纳入考虑范畴。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于1981年开始实施,新中国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学位制度。

  随着学位制的确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隐约感到我们的学位制中还缺少点什么,新中国自己的学位服在萌动了。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一些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些仿制或创造的学位服。

  为了规范学位服的发展,1994年,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及其附件《学位服简样》和《学位服着装规范》,并向全国学位授予单位推荐使用,其他样式的学位服一律废止。

  我们现流行的学位服,分为校长(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和学士服四种,每套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和垂布四部分组成。

  沿袭经典还是复兴传统 中式学位服改革不断

  学位服是学生顺利获得学位的一种标志,并且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尽管今天我国的学位服在中世纪长袍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良,但是对于这种来自宗教僧侣的舶来品,很多人还是心存异议,要求学位服改革的呼声也是此起彼伏。

  在2007年的“两会”上,就有代表提出议案:应在中国的博士、硕士、学士三大学位授予时,穿着汉服式样的中国式学位服。

  就在同年,北京大学组织举办了“中华学位服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多设计成了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样式。最终进入决赛的设计作品还制成了样衣,由模特们穿着在北大2007年毕业生晚会上走秀展示,可谓是学位服改革的又一高潮。

  无独有偶,2012年6月,北京服装学院的1400多名应届本科毕业生,穿着新版学位服参加了毕业典礼。这套学位服从3名候选者的方案中脱颖而出,其设计者李佳佩是该校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这款学位服参照了一些国外名校的设计,同时又加入了民国时期学生装的元素,中式的对襟、中山立领,加上一个小斗篷,一个个毕业生倒像是“魔法学院毕业的”。

  如果说北服的“魔法装”只是一个尝试,那么中国美术学院今年新版的国色国香的学位服,倒是中国式学位服的一个盛大开端。三年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提出中国的大学应当有自己的毕业正装。著名设计师吴海燕和美院服装系的老师花了两年多时间收集资料、酝酿准备,今年初正式开始设计一套“有着浓郁民族情结的毕业学位服”。

  这款学位服采用中国传统直筒袍和宽袖的设计,“中国味儿”十足:学位帽是三角形,每个角分别代表了创新精神、使命精神和诗性精神;穗结流苏采用中国结“磐结”,寓意学子在社会道路上如磐石般坚韧执着,也象征学子与母校间的情感纽带;学位服色彩设计以中国五方正色展开,在披肩局部与配饰思穗的颜色上,院长如金(金属色),学士如木(竹青色),硕士如水(玄青色),博士如火(朱砂色),导师如土(赭石色),对应“金木水火土”,有着清明、谦逊、中正、志坚的理想内涵。这款学位服不仅在外观上,充满了浓浓的东方气息,在理念和设计元素上,也充分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底蕴,如此可观可感的中国文化,倒也和西方典服有着一比。

  有了这么多的尝试,学位服改革的呼声似乎也更加强烈。那么到底学位服需不需要改革呢?

  有学者表示,从学位体制角度来说,对学位服改革的意义不大,因为现代大学体制都是西方的,学位制度也采取了国际共同认可的制度,所以不必把学位服改成中国式的。也有学者从服装的文化寓意出发,认为服装历来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征,古代改朝换代在服装上一般都会发生变化,而今天传统文化的复兴,也需要服装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成为文化复兴的旗帜和先锋。把学位服改成中式的,更彰显民族的特点。

  他山之石

  美国学位服定型百年

  在全球范围内,学位服是在不断变化革新中的。

  美国毕业生穿着的学位服,虽然起源于欧洲,但进行了革新。美国人加德纳·科特尔·伦纳德在为1887年的毕业班设计出长袍学位服后,他对这一领域产生了兴趣并且于1893年发表了一篇关于学位服的文章。不久,他被任命到校际委员会来规划一套学位服。

  加德纳·科特尔·伦纳德设计形成的学位服系统建立在长袍的裁剪、款式和面料上,同时指定不同颜色代表某一学科。比如绿色是中草药的颜色,就被运用到医学上。因为橄榄接近绿色,被运用到药学上。在此基础上,各个学校学位服上的披肩颜色不尽相同,比如哈佛大学是赤红色的,天普大学是樱桃色和白色,康奈尔大学则是紫色和白色的。

  在1959年,美国教育理事会指派负责学位服和毕业仪式的委员会对学位服饰规格进行审查评估,并确定学位长袍中披肩布和袖子的形状、尺寸标志着该名学生获得的学位:学士学位服的袖口是尖的,并且没有披肩;硕士学位服的袖子长而且紧,在臂膀处有缝隙,有一个较窄的披肩;博士学位服的袖子是钟形的,较宽松的披肩围成一圈。各学科领域由披肩饰面的颜色来指定。例如:神学是猩红色的,艺术与人文学科是白色的,音乐学是粉色的。

  到1986年,美国才明确了哲学博士使用深蓝色的学位服。

  延伸阅读

  学位服那些“小零件”

  虽然身着学位服在校园留影,已经成为了不少毕业生毕业前夕的“规定动作”,但是学位服是什么结构,怎么着装,很多同学不甚了解。甚至还有不少网友表示,毕业这么久才知道当年的学位服穿错了。遗憾也好,惋惜也罢,那么学位服的分类到底有何讲究,我们不妨来规整规整。

  学位帽

  学位帽,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的毡帽。学位帽是方形造型,含有书本、知识的意义,用来表现学术的严谨,也使毕业生显得更有书卷气。在颜色上,部分学位级别和校长、导师,一律使用黑色,代表庄重、沉稳。

  流苏

  流苏由方形帽上的一簇羽毛演变而来,造型类似中国的灯笼穗,悬挂于学帽上。流苏在学位帽的位置也有讲究,未获得学位时,流苏垂挂在着装人所戴学位帽的帽檐右前侧中部;获得学位后,流苏则垂于帽檐左前侧的中部。而这个神圣的拨穗仪式,通常由校长在学位授予仪式上,颁授学位之后完成。博士的流苏为红色,硕士的流苏为深蓝色,校长的流苏为黄色。

  垂布

  垂布,又称披肩,是由连颈帽演化而来。垂布的作用,一方面使学位服整体上富于变化,起到特有的装饰作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垂布标识出所获学位的不同学科归属和授予学位的学校。

  在穿着学位服时,除了要注意不同学科不同级别外,毕业生的附属着装也很重要。在学位袍里面,应该穿白色或者浅色衬衫,男士系领带,女士也扎领结。在裤子的选择上,男士应该穿深色裤子,女士应该着深色裤子或裙子。

  另类解释

  苏珊大妈

  “荣誉博士”秀

  “博士帽”是知识的象征,很多人认为有这么个高学历的“帽子”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在草根选秀节目中高歌一曲而闻名全球的苏格兰歌手苏珊·波依尔接受一所苏格兰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奖励她对社会及文艺界所做的贡献。此前,苏珊大妈仅仅曾在这所大学参加过护理课程的学习。

  其实,在文体界,这样的例子并不少:张艺谋在2010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授予的艺术学荣誉博士学位,而在此之前,张艺谋已经先后分别获得了香港城市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美国波士顿大学人文艺术荣誉博士学位;篮球运动员姚明,在去年获得香港大学名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以此来表彰姚明在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上的贡献;“体操王子”李宁在2008年获得了由香港理工大学颁发的人文学博士学位,而早在2005年,他就被英国拉夫堡大学授予了荣誉博士学位。

  大开眼界

  学士帽抛出

  吉尼斯纪录

  泰晤士河畔,伦敦塔桥前,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95名学生把学士帽抛向空中,庆祝毕业,同时也抛起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项“有最多学生参与的抛学士帽活动”是伦敦2012年创下的第14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一举动意在庆祝英国留学生人数的增加。(张超)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