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商品时代侵袭文学圈 阎连科:畅销成唯一成败标准

2013年09月05日 17:00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书卖得多,只代表了其传播力的大小,但能否被人反复看,而且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才是对作品是否真正有价值的检验。

  “磁铁只对螺丝帽、铁钉起作用,不对石头、木块起作用,文学也同样。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读者,越考虑,书越卖不动。”

  说这话的是贾平凹,场合是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某论坛。同一论坛上,莫言也作了发言。

  莫言说,作家一定要有定力,而不是随波逐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商业化大潮来袭,自己没能禁住诱惑,写了一部电视剧。“即便是从赚钱的角度,当时我写电视剧也只赚了十几万元,但人家陈忠实的《白鹿原》 今天都赚了几百万元了。”他认为,一个作家得有自己的标准,“任它千变万化,八面来风,只管按自己的方向前进。”

  两位当今文坛首屈一指的作家,指向了同一个话题:作家该如何面对商品时代的侵袭。

  商品时代,似乎一切都可以化约为商家与顾客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模式下,毫无例外都应该以客户为中心,即客户导向。被商业大潮席卷的文学,就此陷入两难之中:遵循客户导向,读者喜欢什么就写什么,可能销量很好影响也很大,但很难被主流文学圈认可;坚持自我导向,只遵循自己的价值认知,结果可能是曲高和寡,无人喝彩。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家就有了如何选择自己的位置的问题。

  上海书展结束后,阎连科的一条微博,转发率颇高:“参加上海书展如庙会样忙忙乱乱,在那书草书原里,越发知明写作的荒冷。书展的全部热闹和努力,就是把好作品卖成大白菜,把白菜豆腐样的家常菜供成珍味与佳品。畅销成为唯一的成败标准,媒体成为评判的唯一尺度。但谁都不要对此抱怨,这大约也是一种必然。我们要做的,一是坚持,二是适应,三是淡然吧。”

  阎连科感受到的,还是与贾平凹、莫言同样的问题。

  在商业气息无处不在的时代,就像阎连科说的,评价作品好坏的,是否畅销几乎成了唯一标准。也正因此,郭敬明作为一个文化商品的符号,显得如此的扎眼。你可以批评他的作品媚俗,可以批评他三观不正,但谁都无法否认他作品商业上的成功。而这,就使得郭敬明面对任何批评都底气十足。而批评他的同行们,也就不可避免地被人看作怀着酸葡萄心理了。

  文学是否能像一般商品那样,只以销量论英雄?事实上,文学本身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其成败不可能有如此简单的标准。书卖得多,只代表了其传播力的大小,但能否被人反复看,而且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才是对作品是否真正有价值的检验。从这个角度看,多数的畅销作品,都是一次性用品,从书店到书架,甚至直接就进了废品站了。

  所以,阎连科说“一是坚持,二是适应,三是淡然”,看似有点悲壮,其实是一种清醒的认知。同样是文化产品,有人为了销量选择做快餐,不妨碍有人为了追求价值做精品。对于读者而言也是这样,正像贾平凹所说,“磁铁只对螺丝帽、铁钉起作用”,那些“石头、木块”,也自有自己的选择。

  张炜则多次表达过对“作家”这一称谓的敬畏。他认为,不是写了点东西就能自动成为作家的,就像不能因为从事科研工作,就自动地成为科学家。当然也有人对这一称谓不以为然,王朔就满怀自嘲地称自己就是“码字的”,也算作是对商业化时代作家身份转换的认知吧。

  身处变迁的时代,作家们需要的就是“坚持、适应和淡然”。无论是作家也好,码字的也好,各有各的阵地,都能淡然些,挺好。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